出塞曲十六首 其二

作者:胡应麟      朝代:明朝
出塞曲十六首 其二原文
书生骨相未封侯,暂逐荆卿卧酒楼。腰下鱼肠公莫舞,大荒曾挈郅支头。
出塞曲十六首 其二拼音解读
shū shēng xiàng wèi fēng hóu
zàn zhú jīng qīng jiǔ lóu
yāo xià cháng gōng
huāng céng qiè zhì zhī tó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书生的境遇。他虽然有才华,但是未能得到官位和封爵,不得不过着贫困的生活。诗中的“荆卿”指的是酒楼的老板,他暂时住在酒楼里,在酒楼里喝酒解闷。但即使如此,他也不能过得太放纵,因为他还要维持一份体面。诗中的“鱼肠公”是指一种带有鱼骨形状的腰带,这是当时文人士大夫们常戴的,但是他现在没有权力去舞动这个腰带了。最后两句诗中的“大荒”指的是北方的边陲地区,“郅支头”则是那里的一个地名,说明他曾经远行过。整首诗表达了一个书生的无奈和艰辛,以及在命运安排下的沉重压力。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出塞曲十六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书生的境遇。他虽然有才华,但是未能得到官位和封爵,不得不过着贫困的生活。诗中的“荆卿”指的是酒楼的老板…展开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书生的境遇。他虽然有才华,但是未能得到官位和封爵,不得不过着贫困的生活。诗中的“荆卿”指的是酒楼的老板,他暂时住在酒楼里,在酒楼里喝酒解闷。但即使如此,他也不能过得太放纵,因为他还要维持一份体面。诗中的“鱼肠公”是指一种带有鱼骨形状的腰带,这是当时文人士大夫们常戴的,但是他现在没有权力去舞动这个腰带了。最后两句诗中的“大荒”指的是北方的边陲地区,“郅支头”则是那里的一个地名,说明他曾经远行过。整首诗表达了一个书生的无奈和艰辛,以及在命运安排下的沉重压力。折叠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详情

出塞曲十六首 其二原文,出塞曲十六首 其二翻译,出塞曲十六首 其二赏析,出塞曲十六首 其二阅读答案,出自胡应麟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91460.html

诗词类别

胡应麟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