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

作者:王恭      朝代:明朝
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原文
一经曾采泮池芳,况是天朝被宠光。宫柳远随骢马色,苑花遥惜绣衣香。
云开浙水腾秋隼,天入荆蛮涌晓霜。莫向钱塘追故事,六和高塔野烟凉。
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拼音解读
jīng céng cǎi pàn chí fāng
kuàng shì tiān cháo bèi chǒng guāng
gōng liǔ yuǎn suí cōng
yuàn huā yáo xiù xiāng
yún kāi zhè shuǐ téng qiū sǔn
tiān jīng mán yǒng xiǎo shuāng
xiàng qián táng zhuī shì
liù gāo yān li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他在游览钱塘江地区时的感受和印象。 第一句“一经曾采泮池芳,况是天朝被宠光”,意思是说作者曾经到过泮池,领略过那里的芳香气息。现在他在天朝(即指唐朝),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宠爱,可以游览许多美景。 第二句“宫柳远随骢马色,苑花遥惜绣衣香”,描述了皇宫中的景象,高大的柳树随着快马奔跑而远去,远处的花香令人遗憾不能更近地欣赏。 第三句“云开浙水腾秋隼,天入荆蛮涌晓霜”,描绘了秋日的钱塘江,天空中的云彩散开,江面上的秋隼自由翱翔,荆蛮(指江南地区)的大地早晨还有雾气缭绕。 最后一句“莫向钱塘追故事,六和高塔野烟凉”,寓意是建议不要追忆过去的故事,而是珍惜当下的风景。描写了钱塘江畔的六和塔,雾气缭绕,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他在游览钱塘江地区时的感受和印象。 第一句“一经曾采泮池芳,况…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他在游览钱塘江地区时的感受和印象。 第一句“一经曾采泮池芳,况是天朝被宠光”,意思是说作者曾经到过泮池,领略过那里的芳香气息。现在他在天朝(即指唐朝),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宠爱,可以游览许多美景。 第二句“宫柳远随骢马色,苑花遥惜绣衣香”,描述了皇宫中的景象,高大的柳树随着快马奔跑而远去,远处的花香令人遗憾不能更近地欣赏。 第三句“云开浙水腾秋隼,天入荆蛮涌晓霜”,描绘了秋日的钱塘江,天空中的云彩散开,江面上的秋隼自由翱翔,荆蛮(指江南地区)的大地早晨还有雾气缭绕。 最后一句“莫向钱塘追故事,六和高塔野烟凉”,寓意是建议不要追忆过去的故事,而是珍惜当下的风景。描写了钱塘江畔的六和塔,雾气缭绕,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折叠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详情

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原文,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翻译,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赏析,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阅读答案,出自王恭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83109.html

诗词类别

王恭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