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

作者:李昌祺      朝代:明朝
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原文
风厉群木落,菊萸涵露清。令辰届重九,促驾仍遐征。
逡巡及僧舍,整拂尘冠缨。怀哉宋二苏,此地馀荒茔。
石人俱摧仆,垄土相将平。趋祠拜遗像,祇荐陈芳馨。
缅彼蛾眉山,西望千里程。兹丘亦何谓,云胡冒其名。
徘徊盻林壑,恍若闻金声。感彼词垣仙,托此舍卫城。
文章白日丽,忠槩秋霜明。徒令后来士,仰止生深情。
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拼音解读
fēng qún luò
hán qīng
lìng chén jiè zhòng jiǔ
jià réng xiá zhēng
qūn xún sēng shě
zhěng chén guàn yīng
huái 怀 zāi sòng èr
huāng yíng
shí rén cuī
lǒng xiàng jiāng píng
bài xiàng
jiàn chén fāng xīn
miǎn é méi shān
西 wàng qiān chéng
qiū wèi
yún mào míng
pái huái pǎn lín
huǎng ruò wén jīn shēng
gǎn yuán xiān
tuō shě wèi chéng
wén zhāng bái
zhōng gài qiū shuāng míng
lìng hòu lái shì
yǎng zhǐ shēng shēn q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九日重阳节离开家乡拜谒故人和祖先的过程中所写。风势猛烈,一片片树叶被吹落,而菊花和萸果则被露水浸润得清新透亮。 苏轼在此时此地感慨万千,思念已逝的友人和亲人,尤其是思念已故的文学伯父苏洵和他们共同的朋友神秘的陈文庆。他到达僧舍后整理好衣冠,前往朋友的墓地拜祭,并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怀念。在拜祭仪式上,他还为他们的陵墓奉献了芳香的菊花和萸果。 此诗中的“石人”指的是陵墓中用于守护墓主人的石像,现在都摧毁了。墓地也被开垦平坦,失去了原有的荒野美感。苏轼回顾往事,不禁深情款款,悔恨过去言行不慎,对后来的文学爱好者寄语:“勿以语文辞令之美媚而忘了言才所在;勿以长于义理论证之能而失去文化情趣”。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九日重阳节离开家乡拜谒故人和祖先的过程中所写。风势猛烈,一片片树叶被吹落,而菊花和萸果则被露…展开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九日重阳节离开家乡拜谒故人和祖先的过程中所写。风势猛烈,一片片树叶被吹落,而菊花和萸果则被露水浸润得清新透亮。 苏轼在此时此地感慨万千,思念已逝的友人和亲人,尤其是思念已故的文学伯父苏洵和他们共同的朋友神秘的陈文庆。他到达僧舍后整理好衣冠,前往朋友的墓地拜祭,并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怀念。在拜祭仪式上,他还为他们的陵墓奉献了芳香的菊花和萸果。 此诗中的“石人”指的是陵墓中用于守护墓主人的石像,现在都摧毁了。墓地也被开垦平坦,失去了原有的荒野美感。苏轼回顾往事,不禁深情款款,悔恨过去言行不慎,对后来的文学爱好者寄语:“勿以语文辞令之美媚而忘了言才所在;勿以长于义理论证之能而失去文化情趣”。折叠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朝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详情

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原文,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翻译,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赏析,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阅读答案,出自李昌祺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79172.html

诗词类别

李昌祺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