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同诸子限韵
- 七夕明河带露痕,惊秋长自问天孙;斗间槎到应非误,壁上梭腾且莫论!
兴至正须浮玉斝,愁多何必弄银樽!年年此夜伤离别,独有西风识故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为“牛郎织女节”,源自古代民间故事。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祈愿爱情美满、幸福长久。 诗中的“明河带露痕”和“壁上梭腾且莫论”指的是织女在银河边上织布的场景。而“惊秋长自问天孙”则是对文化传说的引用,表示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要得到天孙的许可。 诗人提到“斗间槎到应非误”,表示织女能够准确地在银河上织出细致的图案。而“兴至正须浮玉斝,愁多何必弄银樽!”则是希望人们在七夕节时不要过于忧愁,而应该享受美好的时刻。 最后,诗人表达了思乡之情,“年年此夜伤离别,独有西风识故园。”他感叹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让人想起离别,只有听着西风吹拂,才会触发回忆故园的情感。
- 背诵
-
七夕同诸子限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为“牛郎织女节”,源自古代民间故事。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祈愿爱情美…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为“牛郎织女节”,源自古代民间故事。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祈愿爱情美满、幸福长久。 诗中的“明河带露痕”和“壁上梭腾且莫论”指的是织女在银河边上织布的场景。而“惊秋长自问天孙”则是对文化传说的引用,表示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要得到天孙的许可。 诗人提到“斗间槎到应非误”,表示织女能够准确地在银河上织出细致的图案。而“兴至正须浮玉斝,愁多何必弄银樽!”则是希望人们在七夕节时不要过于忧愁,而应该享受美好的时刻。 最后,诗人表达了思乡之情,“年年此夜伤离别,独有西风识故园。”他感叹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让人想起离别,只有听着西风吹拂,才会触发回忆故园的情感。折叠 -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明末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宁波人,1659年与郑成功合兵包围南京,不果,后因郑兵败而退于浙东一带,不久被俘身亡。…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七夕同诸子限韵原文,七夕同诸子限韵翻译,七夕同诸子限韵赏析,七夕同诸子限韵阅读答案,出自张煌言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78498.html
诗词类别
张煌言的诗词
- 《元夕金乡道中 其二》
- 《新河口雨泊二首 其二》
- 《读史二首 其二》
- 《赋赠东山子祷雨端阳有应三首》
- 《病中遣怀》
- 《岛居八首 其六》
- 《寄宿石塘庵,与居人道定西侯往事》
- 《小猿畜之久矣,以病抱树而死;为之恻然》
- 《瓯行志慨三首 其二》
- 《闻家难有恸四首 其二》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