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师东瓯漫成

作者:张煌言      朝代:明朝
会师东瓯漫成原文
瓯越江声动鼓鼙,霸图南北似鸡栖;谁为揖客称司马,独将游兵是水犀。
箸借自来非为汉,瑟操犹恐未工齐。十年种、蠡成何事,敢向人前说会稽!
会师东瓯漫成拼音解读
ōu yuè jiāng shēng dòng
nán běi
shuí wéi chēng
jiāng yóu bīng shì shuǐ
zhù jiè lái fēi wéi hàn
cāo yóu kǒng wèi gōng
shí nián zhǒng chéng shì
gǎn xiàng rén qián shuō hu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在会稽山区听到瓯越江的声音,引起他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瓯越江声动鼓鼙,霸图南北似鸡栖”描绘出江水的声音非常宏大,如同鼓鼙之声,震撼人心。而周围的山脉则像是鸡窝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理格局。 接着,“谁为揖客称司马,独将游兵是水犀”暗示着作者对历史的思考,提到了司马迁和游击战术中的水犀战法,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和对游击战术的赞美。 “箸借自来非为汉,瑟操犹恐未工齐”这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不满。箸和瑟是汉代的乐器,借用这些文化符号来探讨当前的社会现实。 最后一句“十年种、蠡成何事,敢向人前说会稽!”则是表达作者自豪和自信,他在这里收获了太多,值得向人们炫耀和宣扬。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会师东瓯漫成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在会稽山区听到瓯越江的声音,引起他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瓯越江声动鼓鼙,霸图南北似鸡栖”描绘出江水的…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在会稽山区听到瓯越江的声音,引起他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瓯越江声动鼓鼙,霸图南北似鸡栖”描绘出江水的声音非常宏大,如同鼓鼙之声,震撼人心。而周围的山脉则像是鸡窝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理格局。 接着,“谁为揖客称司马,独将游兵是水犀”暗示着作者对历史的思考,提到了司马迁和游击战术中的水犀战法,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和对游击战术的赞美。 “箸借自来非为汉,瑟操犹恐未工齐”这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不满。箸和瑟是汉代的乐器,借用这些文化符号来探讨当前的社会现实。 最后一句“十年种、蠡成何事,敢向人前说会稽!”则是表达作者自豪和自信,他在这里收获了太多,值得向人们炫耀和宣扬。折叠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明末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宁波人,1659年与郑成功合兵包围南京,不果,后因郑兵败而退于浙东一带,不久被俘身亡。…详情

会师东瓯漫成原文,会师东瓯漫成翻译,会师东瓯漫成赏析,会师东瓯漫成阅读答案,出自张煌言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78444.html

诗词类别

张煌言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