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史希贤提学浙江
- 吴越连云海,蓬瀛切斗枢。皇仁无内外,宪府敕文儒。
左掖天低户,西清月在隅。法冠初著豸,文笔近提朱。
甄别推明鉴,陶镕属大炉。化源深涤溉,皇路俨驰驱。
帖括经言病,雕镌士习殊。洗心端有待,简命的非徒。
列屋思明烛,停云怅据梧。真淳钦雅度,洒落见长图。
梁栋时方重,昌苓世并须。未应嗟远别,回首是清都。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或文人在担任职务期间对自己的修养和责任感的追求。作者用吴越大地和蓬瀛仙境作为形象的背景,来强调自己所担负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他所提到的“皇仁”、“宪府”等词语,也突显出他身居官场的身份和使命。 接下来的几句话,描述了作者的居处和日常生活,表现出其清雅自持、不落俗套的品性。他所说的“法冠初著豸”、“文笔近提朱”,则暗示着他对于自己的学问和才华有着高度的自信。 随后,该诗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方法,即勤勉好学、一丝不苟。他强调要洗心涤荡,简明扼要,以达成最佳的效果。同时他提到了“甄别推明鉴”、“陶镕属大炉”等词语,也反映了他所从事的学问和工作的高深和严谨。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并抒发了其思乡之情。他认为自己的修养和所从事的工作,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并期望能够回到故土,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 背诵
-
送李太史希贤提学浙江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或文人在担任职务期间对自己的修养和责任感的追求。作者用吴越大地和蓬瀛仙境作为形象的背景,来强调自己所…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或文人在担任职务期间对自己的修养和责任感的追求。作者用吴越大地和蓬瀛仙境作为形象的背景,来强调自己所担负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他所提到的“皇仁”、“宪府”等词语,也突显出他身居官场的身份和使命。 接下来的几句话,描述了作者的居处和日常生活,表现出其清雅自持、不落俗套的品性。他所说的“法冠初著豸”、“文笔近提朱”,则暗示着他对于自己的学问和才华有着高度的自信。 随后,该诗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方法,即勤勉好学、一丝不苟。他强调要洗心涤荡,简明扼要,以达成最佳的效果。同时他提到了“甄别推明鉴”、“陶镕属大炉”等词语,也反映了他所从事的学问和工作的高深和严谨。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并抒发了其思乡之情。他认为自己的修养和所从事的工作,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并期望能够回到故土,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折叠 -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送李太史希贤提学浙江原文,送李太史希贤提学浙江翻译,送李太史希贤提学浙江赏析,送李太史希贤提学浙江阅读答案,出自顾清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67625.html
诗词类别
顾清的诗词
- 《满江红 乙巳元宵》
- 《樗老杨翁挽诗 其三》
- 《程德望祠部于书室前凿池作亭秋望落成而正之内翰适至因名其亭曰登月室曰聚奎要予同赋 其二》
- 《三日对客语》
- 《膳部主事林贞孚告归为令祖泉山翁寿》
- 《厉处士挽诗》
- 《送衍圣公用涯翁尔锡席上韵》
- 《甲申三月望日识奠三江舟中有作 其三》
- 《廿一日渡江》
- 《东山辞》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