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作者:谢榛      朝代:明朝
夜坐原文
兵气动严关,才闻漠骑还。边愁醒醉里,身事去留间。
乱响更深柝,空明雪后山。苦吟时倚杖,不使客心閒。
夜坐拼音解读
bīng dòng yán guān
cái wén hái
biān chóu xǐng zuì
shēn shì liú jiān
luàn xiǎng gèng shēn tuò
kōng míng xuě hòu shān
yín shí zhàng
shǐ 使 xīn j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边关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兵气弥漫,战斗的氛围紧张严肃,使得漠北的骑兵都不敢轻易逾越边关回归家乡。作者在此环境下感到忧愁,有些烦恼和不安,同时也感慨于自己身处边关事务之中,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去还是留下来。深夜里,听到柝子发出的杂音更加加重了他内心的压抑。窗外的雪后山峰虽然清冷明亮,但是作者的思绪却不能平静,在沉吟中仍旧手扶着拐杖。他希望不要让客人们感到他的心情烦躁不安。这首诗通篇洋溢着一种边塞寂寥、无奈的情感。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夜坐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边关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兵气弥漫,战斗的氛围紧张严肃,使得漠北的骑兵都不敢轻易逾越边关回归家乡。作者在此环境…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边关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兵气弥漫,战斗的氛围紧张严肃,使得漠北的骑兵都不敢轻易逾越边关回归家乡。作者在此环境下感到忧愁,有些烦恼和不安,同时也感慨于自己身处边关事务之中,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去还是留下来。深夜里,听到柝子发出的杂音更加加重了他内心的压抑。窗外的雪后山峰虽然清冷明亮,但是作者的思绪却不能平静,在沉吟中仍旧手扶着拐杖。他希望不要让客人们感到他的心情烦躁不安。这首诗通篇洋溢着一种边塞寂寥、无奈的情感。折叠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朝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详情

夜坐原文,夜坐翻译,夜坐赏析,夜坐阅读答案,出自谢榛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50609.html

诗词类别

谢榛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