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

作者:王世贞      朝代:明朝
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原文
秦关晋峡莽相冲,地转天摧妒禹踪。不改黄河喷雪霰,犹存砥柱插芙蓉。
中流岁晚回鸣犊,大壑春深起卧龙。膝抱缶歌虽足恋,请缨飞驭莫辞从。
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拼音解读
qín guān jìn xiá mǎng xiàng chōng
zhuǎn tiān cuī zōng
gǎi huáng pēn xuě xiàn
yóu cún zhù chā róng
zhōng liú suì wǎn huí míng
chūn shēn lóng
bào fǒu suī liàn
qǐng yīng fēi c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些自然和历史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中提到的秦岭、关山、晋峡等地形,以及黄河、禹迹、卧龙等文化符号,让人想起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历史。 诗中用“地转天摧”来描绘秦岭与晋峡的险峻壮阔;用“不改黄河喷雪霰”来表现黄河的浩瀚和凌厉;用“犹存砥柱插芙蓉”来表彰伟大的禹王治水功绩;用“中流岁晚回鸣犊”来描绘奇峰异石之间的回声;用“大壑春深起卧龙”来形容寂静深邃,有潜力的神秘地方。 最后两句“请缨飞驭莫辞从”则表现出作者向这些伟大的山川和历史文化景观致敬的决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探索和发现更多的自然和文化奇观的渴望。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些自然和历史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中提到的秦岭、关山、晋峡等地形,以及黄河、禹迹、卧龙等…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些自然和历史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中提到的秦岭、关山、晋峡等地形,以及黄河、禹迹、卧龙等文化符号,让人想起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历史。 诗中用“地转天摧”来描绘秦岭与晋峡的险峻壮阔;用“不改黄河喷雪霰”来表现黄河的浩瀚和凌厉;用“犹存砥柱插芙蓉”来表彰伟大的禹王治水功绩;用“中流岁晚回鸣犊”来描绘奇峰异石之间的回声;用“大壑春深起卧龙”来形容寂静深邃,有潜力的神秘地方。 最后两句“请缨飞驭莫辞从”则表现出作者向这些伟大的山川和历史文化景观致敬的决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探索和发现更多的自然和文化奇观的渴望。折叠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朝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详情

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原文,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翻译,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赏析,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阅读答案,出自王世贞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38602.html

诗词类别

王世贞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