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

作者:王守仁      朝代:明朝
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原文
草堂寄放琅琊间,溪鹿岩僧且共閒。冰雪能回草木死,春风不化山石顽。
《六经》散地莫收拾,丛棘被道谁刊删?已矣驱驰二三子,凤图不出吾将还。
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拼音解读
cǎo táng fàng láng jiān
鹿 yán sēng qiě gòng jiān
bīng xuě néng huí cǎo
chūn fēng huà shān shí wán
liù jīng sàn shōu shí
cóng bèi dào shuí kān shān
chí èr sān
fèng chū jiāng h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草堂》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遗产的关注。 第一句“草堂寄放琅琊间”,是说他把自己的草堂托付给了在琅琊山间的友人保管,意味着他已经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第二句“溪鹿岩僧且共閒”,是他在诗中描绘隐居生活的情景,与僧人、麋鹿一起闲逛于山林之间。 第三、四句“冰雪能回草木死,春风不化山石顽。”是说虽然冬天寒冷,草木凋零,但冰雪可以使它们得到复苏;而春天温暖,山石坚硬不变。这里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表达了人生易变、自然不易变的哲理。 第五、六句“《六经》散地莫收拾,丛棘被道谁刊删?已矣驱驰二三子,凤图不出吾将还。”则是对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呼吁,表示应该好好保留《六经》等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不应被荒废和随意删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的归隐之志,愿意回到自己的草堂中继续隐居生活。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草堂》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遗产的关注。 第一句“草堂寄放琅琊间”,是说他把自己的…展开
这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草堂》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遗产的关注。 第一句“草堂寄放琅琊间”,是说他把自己的草堂托付给了在琅琊山间的友人保管,意味着他已经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第二句“溪鹿岩僧且共閒”,是他在诗中描绘隐居生活的情景,与僧人、麋鹿一起闲逛于山林之间。 第三、四句“冰雪能回草木死,春风不化山石顽。”是说虽然冬天寒冷,草木凋零,但冰雪可以使它们得到复苏;而春天温暖,山石坚硬不变。这里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表达了人生易变、自然不易变的哲理。 第五、六句“《六经》散地莫收拾,丛棘被道谁刊删?已矣驱驰二三子,凤图不出吾将还。”则是对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呼吁,表示应该好好保留《六经》等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不应被荒废和随意删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的归隐之志,愿意回到自己的草堂中继续隐居生活。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详情

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原文,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翻译,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赏析,琅琊山中三首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王守仁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32748.html

诗词类别

王守仁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