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杂赋(三首)

作者:宋濂      朝代:明朝
游览杂赋(三首)原文
幽厓不知日,湿气晴犹重。
苔列无文钱,随阴贯寒洞。
发啸破玄霭,万象争迎送。
磴危石欲舞,云走山如动。
思招幽鸟下,惊飞戛新弄。
游览杂赋(三首)拼音解读
yōu zhī
shī 湿 qíng yóu zhòng
tái liè wén qián
suí yīn guàn hán dòng
xiào xuán ǎi
wàn xiàng zhēng yíng sòng
dèng wēi shí
yún zǒu shān dòng
zhāo yōu niǎo xià
jīng fēi jiá xīn nò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幽深的山洞,其中充满湿气和阴影。 而在这个山洞中,有一些自然的景观,如长着苔藓的石头和云雾缭绕的山峰。 诗人似乎受到了这里的启发,开始发出呼啸声,打破了神秘的氛围,并引起了周围万物的共鸣。 在这些景致的陪衬下,诗人思索着招来幽鸟,结果惊吓了一只鸟,它飞走了。 总之,这首诗寓意着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互动。 诗人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他的感受传达给读者。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游览杂赋(三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幽深的山洞,其中充满湿气和阴影。 而在这个山洞中,有一些自然的景观,如长着苔藓的石头和云雾缭绕的山峰。 …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幽深的山洞,其中充满湿气和阴影。 而在这个山洞中,有一些自然的景观,如长着苔藓的石头和云雾缭绕的山峰。 诗人似乎受到了这里的启发,开始发出呼啸声,打破了神秘的氛围,并引起了周围万物的共鸣。 在这些景致的陪衬下,诗人思索着招来幽鸟,结果惊吓了一只鸟,它飞走了。 总之,这首诗寓意着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互动。 诗人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他的感受传达给读者。折叠

作者介绍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详情

游览杂赋(三首)原文,游览杂赋(三首)翻译,游览杂赋(三首)赏析,游览杂赋(三首)阅读答案,出自宋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32671.html

诗词类别

宋濂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