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隐居图

作者:宋濂      朝代:明朝
题隐居图原文
楼台倒影浸虚泓,嘉树擎寒不尽青。何日过桥分半景,傍云同筑草玄亭。
题隐居图拼音解读
lóu tái dǎo yǐng jìn hóng
jiā shù qíng hán jìn qīng
guò qiáo fèn bàn jǐng
bàng yún tóng zhù cǎo xuán t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象,诗人站在江边,看到楼台的倒影浸在水中,高大的树木耸立在远处,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仍然郁郁葱葱。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与亲友共赏这美景,一起穿过桥梁,分享这美好的时光,并在草玄亭旁构筑一座属于自己的亭子,和亲友们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对团圆、交流、分享的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题隐居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象,诗人站在江边,看到楼台的倒影浸在水中,高大的树木耸立在远处,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仍然郁郁葱葱…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象,诗人站在江边,看到楼台的倒影浸在水中,高大的树木耸立在远处,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仍然郁郁葱葱。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与亲友共赏这美景,一起穿过桥梁,分享这美好的时光,并在草玄亭旁构筑一座属于自己的亭子,和亲友们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对团圆、交流、分享的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详情

题隐居图原文,题隐居图翻译,题隐居图赏析,题隐居图阅读答案,出自宋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32632.html

诗词类别

宋濂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