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门关

作者:袁宏道      朝代:明朝
游天门关原文
发足自髻石,湾还可四里。一步一惊魂,路荒不容趾。
粘壁行刀脊,下视深无底。狂锷搆虚空,痴石缀瘢
游天门关拼音解读
shí
wān hái
jīng hún
huāng róng zhǐ
zhān háng dāo
xià shì shēn
kuáng è gōu kōng
chī shí zhuì b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攀登险峻山峰时的惊险和艰难。诗中提到攀登者发髻上挂石,称之为“发足自髻石”,用来辅助攀爬。攀登者沿着崎岖不平的路面前行,每跨出一步都让他们惊魂未定,因为一旦失足就会摔落下去。而路面荒芜且崎岖,根本没有踏足之处,只能在石壁上依靠刀锋与缝隙前行。攀登者向下望去,直至深渊无底,令人胆寒。最后,攀登者成功地攀上了山顶,但也留下了伤痕累累的记忆,石头上还留下了刻痕。整首诗描绘了攀登险峻山峰的困难和危险,体现了攀登者的勇气和顽强精神。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游天门关诗意赏析

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攀登险峻山峰时的惊险和艰难。诗中提到攀登者发髻上挂石,称之为“发足自髻石”,用来辅助攀爬。攀登者沿着崎岖…展开
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攀登险峻山峰时的惊险和艰难。诗中提到攀登者发髻上挂石,称之为“发足自髻石”,用来辅助攀爬。攀登者沿着崎岖不平的路面前行,每跨出一步都让他们惊魂未定,因为一旦失足就会摔落下去。而路面荒芜且崎岖,根本没有踏足之处,只能在石壁上依靠刀锋与缝隙前行。攀登者向下望去,直至深渊无底,令人胆寒。最后,攀登者成功地攀上了山顶,但也留下了伤痕累累的记忆,石头上还留下了刻痕。整首诗描绘了攀登险峻山峰的困难和危险,体现了攀登者的勇气和顽强精神。折叠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明朝著名文学家,湖北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开创了文学创作中的「公安派」。…详情

游天门关原文,游天门关翻译,游天门关赏析,游天门关阅读答案,出自袁宏道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31310.html

诗词类别

袁宏道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