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本草

作者:洪亮吉      朝代:清朝
修本草原文
《七略》详《素问》,《七录》升《本草》,吴公华公所搜讨。唐兴百事皆修明,李姚史学贾孔经,医方亦校于志宁。
修本草拼音解读
luè xiáng wèn
shēng běn cǎo
gōng huá gōng suǒ sōu tǎo
táng xìng bǎi shì jiē xiū míng
yáo shǐ xué jiǎ kǒng jīng
fāng xiào zhì n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句话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于知识学问的追求和重视。其中提到的《七略》和《素问》是医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七录》和《本草》则是药物方面的著作。吴公华公是一个历史学家,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唐朝时期,他们注重修明百事,包括医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李姚史则是历史学家,而贾孔经是文学方面的学者,他们也致力于其所在领域的研究。最后提到医学方面也在志宁的校正下得到了精进和发展。整个句子表达了中国历史上知识学问的繁荣和不断进步的状态。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修本草诗意赏析

这句话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于知识学问的追求和重视。其中提到的《七略》和《素问》是医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七录》和《本…展开
这句话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于知识学问的追求和重视。其中提到的《七略》和《素问》是医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七录》和《本草》则是药物方面的著作。吴公华公是一个历史学家,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唐朝时期,他们注重修明百事,包括医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李姚史则是历史学家,而贾孔经是文学方面的学者,他们也致力于其所在领域的研究。最后提到医学方面也在志宁的校正下得到了精进和发展。整个句子表达了中国历史上知识学问的繁荣和不断进步的状态。折叠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朝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详情

修本草原文,修本草翻译,修本草赏析,修本草阅读答案,出自洪亮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19836.html

诗词类别

洪亮吉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