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佞人

作者:洪亮吉      朝代:清朝
远佞人原文
魏征劝我远佞人,佞人谁,士及裴矩同封伦。君不见,佞人毕竟不可离,两朝富贵封德彝。
远佞人拼音解读
wèi zhēng quàn yuǎn nìng rén
nìng rén shuí
shì péi tóng fēng lún
jūn jiàn
nìng rén jìng
liǎng cháo guì f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魏征劝我远佞人》。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于佞人的反感和警惕,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物都曾经与佞人相交。 其中,“魏征”指的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他曾经多次为杜甫排忧解难;而“佞人”则是指那些奉承上司、耍手段、投机取巧、不择手段谋求私利的人。 诗中的“士及裴矩同封伦”,是指唐朝大臣士孙行实和裴矩,他们曾经与魏征一起被封为“三司使”,享有极高的地位和财富。 最后两句“君不见,佞人毕竟不可离,两朝富贵封德彝”,则是在告诫人们佞人虽然让人厌恶,但现实中却难以避免。历史上有不少佞人因为得到皇帝的青睐而成为权臣,短暂地享受着富贵荣华,但他们最终还是难逃败亡的命运。因此,杜甫在诗中也提到了“封德彝”,表示只有真正得到皇帝深爱和认可的人才能获得长久的荣誉和快乐。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远佞人诗意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魏征劝我远佞人》。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于佞人的反感和警惕,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物都曾经与…展开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魏征劝我远佞人》。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于佞人的反感和警惕,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物都曾经与佞人相交。 其中,“魏征”指的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他曾经多次为杜甫排忧解难;而“佞人”则是指那些奉承上司、耍手段、投机取巧、不择手段谋求私利的人。 诗中的“士及裴矩同封伦”,是指唐朝大臣士孙行实和裴矩,他们曾经与魏征一起被封为“三司使”,享有极高的地位和财富。 最后两句“君不见,佞人毕竟不可离,两朝富贵封德彝”,则是在告诫人们佞人虽然让人厌恶,但现实中却难以避免。历史上有不少佞人因为得到皇帝的青睐而成为权臣,短暂地享受着富贵荣华,但他们最终还是难逃败亡的命运。因此,杜甫在诗中也提到了“封德彝”,表示只有真正得到皇帝深爱和认可的人才能获得长久的荣誉和快乐。折叠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朝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详情

远佞人原文,远佞人翻译,远佞人赏析,远佞人阅读答案,出自洪亮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19826.html

诗词类别

洪亮吉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