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

作者:易顺鼎      朝代:清朝
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原文
玉烟瑶草,待呼龙来种,此田非石。何处汉家三十六,惟剩片云秋碧。
助画双蛾,添修五凤,医得诗仙癖。冰蜍悲喜,素娥重见今夕。
惆怅眉子弯环,小鸾去后,空向人间觅。何似团栾明月样,曾照当年太液。
午梦堂前,未央殿上,天寿谁平格。东风一笑,漳台铜雀无色。
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拼音解读
yān yáo cǎo
dài lóng lái zhǒng
tián fēi shí
chù hàn jiā sān shí liù
wéi shèng piàn yún qiū
zhù huà shuāng é
tiān xiū fèng
shī xiān
bīng chú bēi
é zhòng jiàn jīn
chóu chàng méi wān huán
xiǎo luán hòu
kōng xiàng rén jiān
tuán luán míng yuè yàng
céng zhào dāng nián tài
mèng táng qián
wèi yāng diàn 殿 shàng
tiān shòu 寿 shuí píng
dōng fēng xiào
zhāng tái tóng qu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其中有瑶草和宝玉缭绕,还有龙来耕种的田地。这里是汉家三十六景之一,但现在只剩下一片秋碧的云彩。诗人通过描写双蛾、五凤以及医治诗仙癖、冰蜍悲喜、素娥的重逢等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惆怅和思念。最后诗人提到了曾经照耀过太液池的团栾明月,寓意岁月易逝,而东风微笑时,漳台铜雀已经失去了色彩,暗示着尘世中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其中有瑶草和宝玉缭绕,还有龙来耕种的田地。这里是汉家三十六景之一,但现在只剩下一片秋碧的云彩…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其中有瑶草和宝玉缭绕,还有龙来耕种的田地。这里是汉家三十六景之一,但现在只剩下一片秋碧的云彩。诗人通过描写双蛾、五凤以及医治诗仙癖、冰蜍悲喜、素娥的重逢等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惆怅和思念。最后诗人提到了曾经照耀过太液池的团栾明月,寓意岁月易逝,而东风微笑时,漳台铜雀已经失去了色彩,暗示着尘世中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折叠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详情

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原文,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翻译,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赏析,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阅读答案,出自易顺鼎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13650.html

诗词类别

易顺鼎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