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月 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

作者:郑文焯      朝代:清朝
章台月 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原文
露槃花水。蛛丝一缕秋魂细。香囊暗度凌波地。吹粉仙梯,随步乱红起。
清宵记曲西池醉,天衣香冷和云睡,月中小字明珠坠。
笙鹤相期,重解绮兰佩。
章台月 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拼音解读
pán huā shuǐ
zhū qiū hún
xiāng náng àn líng
chuī fěn xiān
suí luàn hóng
qīng xiāo 西 chí zuì
tiān xiāng lěng yún shuì
yuè zhōng xiǎo míng zhū zhuì
shēng xiàng
zhòng jiě lán pè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夜,露珠滴落在盛开的莲花上,一缕蛛丝轻柔地飘动着。在这个夜晚里,人们佩戴着香囊,悄悄地穿过凌波微步,吹奏仙笛,登上仙梯,沉浸在乱红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话描述了清宵记曲西池的景象,这是一个空灵而神秘的地方,天衣产生的香气和云朵似乎在睡眠之中交织在一起。月光从天际倾洒而下,照亮了一颗小字明珠,仿佛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星坠落到了人间。 最后两句话讲述了笙鹤相聚的情景,他们轻解着佩戴的绮兰,共享这个美妙的时刻。整首诗词充满了华丽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虚幻世界。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章台月 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夜,露珠滴落在盛开的莲花上,一缕蛛丝轻柔地飘动着。在这个夜晚里,人们佩戴着香囊,悄悄地穿过凌波…展开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夜,露珠滴落在盛开的莲花上,一缕蛛丝轻柔地飘动着。在这个夜晚里,人们佩戴着香囊,悄悄地穿过凌波微步,吹奏仙笛,登上仙梯,沉浸在乱红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话描述了清宵记曲西池的景象,这是一个空灵而神秘的地方,天衣产生的香气和云朵似乎在睡眠之中交织在一起。月光从天际倾洒而下,照亮了一颗小字明珠,仿佛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星坠落到了人间。 最后两句话讲述了笙鹤相聚的情景,他们轻解着佩戴的绮兰,共享这个美妙的时刻。整首诗词充满了华丽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虚幻世界。折叠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详情

章台月 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原文,章台月 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翻译,章台月 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赏析,章台月 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阅读答案,出自郑文焯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08573.html

诗词类别

郑文焯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