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林咏古
- 萧森诃子林,蒲葵郁相向。榕树与菩提,枝枝似交让。
岁久根为干,倒生多怪状。植自萧梁年,半槁神尔王。
下有谈经坛,精灵此惝恍。昙摩昔盥钵,泉涌何瀁瀁。
海眼虽潜通,洋溢非潮涨。三酌有馀甘,欲持作春酿。
南汉迹未湮,有无在沧漭。塔影摇清漪,鱼戏王亳上。
光流若玄珠,盈手可相贶。佛氏多寓言,翻译劳文匠。
妙道贵神会,无心即罔象。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做“萧森诃子林”的地方,其中榕树和菩提树密密地交错生长。这些树木已经在此生长多年,它们的根已经变得干燥,有时会倒塌,形成奇怪的形状。在这片林子里,有一座谈经坛,精灵在此徘徊。昙摩昔盥钵(佛教用于清洁仪式的器具)中的泉水涌动不息。 尽管海眼深藏,但涟漪依然清晰可见,而且没有像涨潮一样泛滥。人们喝三杯酒,感到非常愉悦,希望可以将之酿成美好的记忆。南汉的足迹仍然存在,无论是有还是不存在,都深深融入了沧海之中。在这里,塔影摇曳,鱼儿在王亳上游戏。光流如同玄珠般闪烁,或许可以分享给别人。佛教经文充满了寓意,需要有文艺工作者进行翻译。 最后,这首诗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心灵与神灵相会的妙道,而无心即罔象。
- 背诵
-
诃林咏古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做“萧森诃子林”的地方,其中榕树和菩提树密密地交错生长。这些树木已经在此生长多年,它们的根已经变得干燥…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做“萧森诃子林”的地方,其中榕树和菩提树密密地交错生长。这些树木已经在此生长多年,它们的根已经变得干燥,有时会倒塌,形成奇怪的形状。在这片林子里,有一座谈经坛,精灵在此徘徊。昙摩昔盥钵(佛教用于清洁仪式的器具)中的泉水涌动不息。 尽管海眼深藏,但涟漪依然清晰可见,而且没有像涨潮一样泛滥。人们喝三杯酒,感到非常愉悦,希望可以将之酿成美好的记忆。南汉的足迹仍然存在,无论是有还是不存在,都深深融入了沧海之中。在这里,塔影摇曳,鱼儿在王亳上游戏。光流如同玄珠般闪烁,或许可以分享给别人。佛教经文充满了寓意,需要有文艺工作者进行翻译。 最后,这首诗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心灵与神灵相会的妙道,而无心即罔象。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诃林咏古原文,诃林咏古翻译,诃林咏古赏析,诃林咏古阅读答案,出自屈大均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07002.html
诗词类别
屈大均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