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议挽辞 其二

作者:黄裳      朝代:宋朝
陈朝议挽辞 其二原文
六拥旌麾一梦阑,陈公桥上小棠间。挂冠桑梓情尤厚,谁愧遗形葬客山。
陈朝议挽辞 其二拼音解读
liù yōng jīng huī mèng lán
chén gōng qiáo shàng xiǎo táng jiān
guà guàn sāng qíng yóu hòu
shuí kuì xíng zàng s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句诗是描述一个人去世后被葬在故乡的情景。 具体来说,诗中的“六拥旌麾”指的是殡葬队伍中抬棺悬挂着的旌旗和麾幢;“一梦阑”则表示逝者已经永眠;“陈公桥上小棠间”则是葬礼所在的地点,可能是故乡的桥头或者村庄。接下来的两句:“挂冠桑梓情尤厚,谁愧遗形葬客山”,则是表达了逝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在生前曾为家乡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因此死后被葬在客山之中,以示恩德。整首诗通过写实、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人们对故乡和先辈的怀念之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孝道、尊重祖先的精神。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陈朝议挽辞 其二诗意赏析

这句诗是描述一个人去世后被葬在故乡的情景。 具体来说,诗中的“六拥旌麾”指的是殡葬队伍中抬棺悬挂着的旌旗和麾幢;“一梦…展开
这句诗是描述一个人去世后被葬在故乡的情景。 具体来说,诗中的“六拥旌麾”指的是殡葬队伍中抬棺悬挂着的旌旗和麾幢;“一梦阑”则表示逝者已经永眠;“陈公桥上小棠间”则是葬礼所在的地点,可能是故乡的桥头或者村庄。接下来的两句:“挂冠桑梓情尤厚,谁愧遗形葬客山”,则是表达了逝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在生前曾为家乡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因此死后被葬在客山之中,以示恩德。整首诗通过写实、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人们对故乡和先辈的怀念之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孝道、尊重祖先的精神。折叠

作者介绍

黄裳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举进士第一。政和中知福州。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喜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宋史翼》有传。著有《演山集》六十卷。词存集中,凡五十三首。…详情

陈朝议挽辞 其二原文,陈朝议挽辞 其二翻译,陈朝议挽辞 其二赏析,陈朝议挽辞 其二阅读答案,出自黄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00670.html

诗词类别

黄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