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山

作者:曾觌      朝代:宋朝
玉环山原文
天宝胡尘暗两京,祸从妃子笑中生。
玉环两字真堪恨,好与青山别改名。
玉环山拼音解读
tiān bǎo chén àn liǎng jīng
huò cóng fēi xiào zhōng shēng
huán liǎng zhēn kān hèn
hǎo qīng shān bié gǎi m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送婢上汉中》。 诗中描述了天宝年间(742-756)胡人侵扰中原,京城长安和洛阳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而皇帝则沉迷于后宫美妃的微笑之中,导致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 诗人深感不满与痛心,特别对美妃玉环两字表示恨意,认为这种名字不应该存在于危难之时。并建议把她的名字改成“青山”,以示国家危机之下须要拯救、守护的精神和价值观。整首诗表达了王之涣对于当时社会政治乱象的关切和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玉环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送婢上汉中》。 诗中描述了天宝年间(742-756)胡人侵扰中原,京城长安和洛阳都笼罩在…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送婢上汉中》。 诗中描述了天宝年间(742-756)胡人侵扰中原,京城长安和洛阳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而皇帝则沉迷于后宫美妃的微笑之中,导致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 诗人深感不满与痛心,特别对美妃玉环两字表示恨意,认为这种名字不应该存在于危难之时。并建议把她的名字改成“青山”,以示国家危机之下须要拯救、守护的精神和价值观。整首诗表达了王之涣对于当时社会政治乱象的关切和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曾觌 曾觌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三)、《西江月》(一)、《定风波》(【二】、【三】)、《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一)、《忆秦娥》…详情

玉环山原文,玉环山翻译,玉环山赏析,玉环山阅读答案,出自曾觌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9054.html

诗词类别

曾觌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