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
- 都城三月春暮时,通津两岸杨花飞。送君结束适南楚,使我叹息生长悲。
男儿功名致须早,夫子声誉久已驰。文章黼黻虽自许,时运龃龉将安施。
霜蹄暂蹶未为失,云翮高举终非迟。人生且求适意处,天命会有不否期。
潇湘千里渺烟浪,浮家早逐秋鸿归。娥英事实素难考,来时为读黄陵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都城春天的一些感受。在这个时候,两岸的杨花飞舞,美景令人陶醉。但是,他的朋友要去南方,结束了他们的相聚,这让诗人感到悲伤。 诗人也表达了对男儿功名和夫子声誉的看法。他认为男子应该早日立业,而夫子则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声望。虽然诗人自认为自己的文章也有一定的水平,但时运不济却使得他无法施展才华。 此外,诗人也提到了人生的意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追求自己所爱,遵从天命。虽然生命中会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最终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最后,诗人还写到了潇湘千里、黄陵碑等地方的美景,以及浮家秋鸿归的离情别绪。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 背诵
-
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都城春天的一些感受。在这个时候,两岸的杨花飞舞,美景令人陶醉。但是,他的朋友要去南方,结束了他们的相聚…展开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都城春天的一些感受。在这个时候,两岸的杨花飞舞,美景令人陶醉。但是,他的朋友要去南方,结束了他们的相聚,这让诗人感到悲伤。 诗人也表达了对男儿功名和夫子声誉的看法。他认为男子应该早日立业,而夫子则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声望。虽然诗人自认为自己的文章也有一定的水平,但时运不济却使得他无法施展才华。 此外,诗人也提到了人生的意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追求自己所爱,遵从天命。虽然生命中会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最终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最后,诗人还写到了潇湘千里、黄陵碑等地方的美景,以及浮家秋鸿归的离情别绪。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折叠 -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原文,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翻译,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赏析,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阅读答案,出自李纲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7303.html
诗词类别
李纲的诗词
- 《十二咏 其九 花坞》
- 《叶梦授龙图同游丹霞见和四绝句再次前韵 其二》
- 《水调歌头(和李似之横山对月)》
- 《暮春雨中有感二首 其一》
- 《次韵俞祖仁寒翠亭翠字韵》
- 《十二咏 其十一 磬塘》
- 《琵琶亭》
-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 其一 和古风》
- 《见报以言者论六事其五皆靖康往故其一谓资囊士人上书以冀复用谪居海南震惧之馀斐然有作 其二》
- 《岩桂再开尤盛汲水养之其香满室堕蕊几案间灿然可爱嗅玩因为赋小诗》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