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二首 其一

作者:李纲      朝代:宋朝
偶题二首 其一原文
金仙实语教观空,老氏微言戒知足。生前能著几两屐,安用胡椒八百斛。
此身犹自是蘧庐,身外何须宝金玉。一衣一食便有馀,从此梁溪须窒欲。
偶题二首 其一拼音解读
jīn xiān shí jiāo guān kōng
lǎo shì wēi yán jiè zhī
shēng qián néng zhe liǎng
ān yòng jiāo bǎi
shēn yóu shì
shēn wài bǎo jīn
shí biàn 便 yǒu
cóng liáng zh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薄态度,他认为修行的目的是要看破世间的虚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金仙实在教导我们要观照空性,放下执着,而老氏则劝人知足常乐,不要过分贪图外在的物质享受。作者以自己为例,即便只有几两屐子,也不需要胡椒八百斛般浪费奢华。他认为自己一生所拥有的,如蘧庐之身和基本的衣食住行已经足够,无需再追求更多珍贵的财富。最后,他提到自己将前往梁溪,在那里断除欲望,寻求心灵上的解放。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传统的佛教思想: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脱,不被物质所牵绊。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偶题二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薄态度,他认为修行的目的是要看破世间的虚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金仙实在教导我们要观…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薄态度,他认为修行的目的是要看破世间的虚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金仙实在教导我们要观照空性,放下执着,而老氏则劝人知足常乐,不要过分贪图外在的物质享受。作者以自己为例,即便只有几两屐子,也不需要胡椒八百斛般浪费奢华。他认为自己一生所拥有的,如蘧庐之身和基本的衣食住行已经足够,无需再追求更多珍贵的财富。最后,他提到自己将前往梁溪,在那里断除欲望,寻求心灵上的解放。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传统的佛教思想: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脱,不被物质所牵绊。折叠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详情

偶题二首 其一原文,偶题二首 其一翻译,偶题二首 其一赏析,偶题二首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李纲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7220.html

诗词类别

李纲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