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

作者:李纲      朝代:宋朝
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原文
海日气射苍崖根,石上生枝乾藓文。构梯采掇资好事,中有至味难为言。
岂惟食淡兼攻苦,嚼蜡茹荼多欲吐。清甘徐发齿颊间,漱以寒泉如饮乳。
幽人赠我意已深,一掬可比千黄金。世间此味知者鲜,往往既吐还追寻。
我欲持之献君子,自古至言多逆耳。愿于苦处辨忠良,若待回甘真晚矣。
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拼音解读
hǎi shè cāng gēn
shí shàng shēng zhī qián xiǎn wén
gòu cǎi duō hǎo shì
zhōng yǒu zhì wèi nán wéi yán
wéi shí dàn jiān gōng
jiáo duō
qīng gān chǐ 齿 jiá jiān
shù hán quán yǐn
yōu rén zèng shēn
qiān huáng jīn
shì jiān wèi zhī zhě xiān
wǎng wǎng hái zhuī xún
chí zhī xiàn jūn
zhì yán duō ěr
yuàn chù biàn zhōng liáng
ruò dài huí gān zhēn wǎ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采摘苦草根的经历和感受。在苍崖根下,海日气射,作者发现了石头上长出的干藓文和枝条,便构梯采摘。虽然采摘过程中十分艰苦,但当品尝到这种清甜可口的味道时,觉得其难以言传,如饮乳般畅快。 作者认为这种味道并不仅仅是淡而清甜的,还带有些许的苦涩,但与吃蜡或者茶叶时的呕吐感完全不同。他将这种味道比作千金之宝,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它的美妙。他甚至想把这种滋味献给有品位的贵族君子,但知道很多人会反感这种苦味,因此他认为只有真正的忠良才能够真正欣赏这种味道,而普通人则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和体验才能明白其中的真正价值。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采摘苦草根的经历和感受。在苍崖根下,海日气射,作者发现了石头上长出的干藓文和枝条,便构梯采摘。虽然采摘过程中…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采摘苦草根的经历和感受。在苍崖根下,海日气射,作者发现了石头上长出的干藓文和枝条,便构梯采摘。虽然采摘过程中十分艰苦,但当品尝到这种清甜可口的味道时,觉得其难以言传,如饮乳般畅快。 作者认为这种味道并不仅仅是淡而清甜的,还带有些许的苦涩,但与吃蜡或者茶叶时的呕吐感完全不同。他将这种味道比作千金之宝,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它的美妙。他甚至想把这种滋味献给有品位的贵族君子,但知道很多人会反感这种苦味,因此他认为只有真正的忠良才能够真正欣赏这种味道,而普通人则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和体验才能明白其中的真正价值。折叠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详情

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原文,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翻译,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赏析,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阅读答案,出自李纲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7172.html

诗词类别

李纲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