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渡淮

作者:李纲      朝代:宋朝
九月八日渡淮原文
长淮渺渺烟苍苍,扁舟初脱隋渠黄。平生见此为开眼,况复乞身还故乡。
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阱设。空馀方寸炳如丹,北望此时心欲折。
楚天清晓作轻寒,黄芦着霜声正乾。川回金碧隐窣堵,风远钟磬闻龟山。
橹声呕轧归何处,笑指江皋寻旧路。松菊荒芜欲自锄,盗贼颠翻非所惧。
蟹螯菊蕊风味遒,且须为尽黄金舟。世间种种如梦电,此物能消万古愁。
九月八日渡淮拼音解读
zhǎng huái miǎo miǎo yān cāng cāng
biǎn zhōu chū tuō suí huáng
píng shēng jiàn wéi kāi yǎn
kuàng shēn hái xiāng
jiē shè shì chéng zhuō
jìng jǐng shè
kōng fāng cùn bǐng dān
běi wàng shí xīn shé
chǔ tiān qīng xiǎo zuò qīng hán
huáng zhe shuāng shēng zhèng qián
chuān huí jīn yǐn
fēng yuǎn zhōng qìng wén guī shān
shēng ǒu zhá guī chù
xiào zhǐ jiāng gāo xún jiù
sōng huāng chú
dào zéi diān fān fēi suǒ
xiè áo ruǐ fēng wèi qiú
qiě wéi jìn huáng jīn zhōu
shì jiān zhǒng zhǒng mèng diàn
néng xiāo wàn chó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长江和淮河交汇处的旅行经历。在船上,他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如渺渺烟云、清晨的轻寒以及黄芦上挂满霜的声音。他还发现了一些令他感动的物品,如金碧辉煌的川流、悠扬的钟磬声和菊花的芬芳等。 在这些美景的背后,诗人透露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看法:他已经走过很多路,但他仍然是一个愚笨的人,没有意识到周围的机会和危险。他的心情也很沉重,因为他已经离开了家乡很久,而回归故土的道路又被岁月所遮盖。 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认为唯一能够让他摆脱万古愁绪的东西就是黄金舟,类似于一种精神寄托。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九月八日渡淮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长江和淮河交汇处的旅行经历。在船上,他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如渺渺烟云、清晨的轻寒以及黄芦上挂满霜的…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长江和淮河交汇处的旅行经历。在船上,他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如渺渺烟云、清晨的轻寒以及黄芦上挂满霜的声音。他还发现了一些令他感动的物品,如金碧辉煌的川流、悠扬的钟磬声和菊花的芬芳等。 在这些美景的背后,诗人透露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看法:他已经走过很多路,但他仍然是一个愚笨的人,没有意识到周围的机会和危险。他的心情也很沉重,因为他已经离开了家乡很久,而回归故土的道路又被岁月所遮盖。 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认为唯一能够让他摆脱万古愁绪的东西就是黄金舟,类似于一种精神寄托。折叠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详情

九月八日渡淮原文,九月八日渡淮翻译,九月八日渡淮赏析,九月八日渡淮阅读答案,出自李纲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7113.html

诗词类别

李纲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