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咸宁陈令完夫移官吴郡
- 蒿莱东郭居,长者车成辙。
礼经尚往来,岂为我辈设。
临分怀出饯,津远舟速发。
十月雁啼寒,沧波洒微雪。
送君一樽酒,孤饮聊耳热。
会取屈平书,商声歌九阕。
开正到吴郡,阳暖张灯节。
两地见梅花,相思不同折。
官闲羁绁,陈迹得搜阅。
虎去丘隧空,燕惊宫火灭。
廊倾罢鸣屧,兰劚香迳绝。
逮故时人,唯余剑池月。
名城见图绘,丹墨殊灭裂。
细与赋新诗,长封寄天末。
老狐首丘志,客子敢忘越。
未死定归东,柴荆昼常闭。
右军领妙语,年大不堪别。
况复鱼鸟情,飞沈方此诀。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老人居住在东郭的蒿莱地区,他晚年时车轮已经留下深深的痕迹。虽然礼仪之道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流行,但老人并不认为这是为了他们这一代而延续下来的。当与亲友告别时,他们怀着深深的离别之情,船只飞快地驶向远方。在十月寒冷的天气中,候鸟的哀婉声穿透了寂静的海面。送走了亲友后,他独自喝酒,读取屈平的诗歌,唱起商调九章,享受阳光和温暖的灯节。他感叹两地梅花虽相同,但思念却是不同的挥洒。老人闲暇无聊,翻阅历史记录及书籍,回忆往事时,发现曾经的荣耀早已化为尘埃。他沉浸在记忆里,听到燃烧宫殿的燕子惊愕之声,因为岁月的风雨,房屋已经崩塌。栏杆断裂,楼阁倾斜,芳草扑鼻的小路已经消失。虽然今天世事变迁,但他仍不会忘记月下剑池旁的美景。在名城中,绘画和书法的艺术已经失传,这让他感到痛心。最后,老人写下了一首新诗,将其寄给了远方的亲友。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他并未放弃对东方的向往,柴荆仍然是他常去之地。右军的领袖留下了一些言辞,但由于年事已高,已无法再重逢。老人感慨万千,看着飞行的水鸟,决定归去东方。
- 背诵
-
送咸宁陈令完夫移官吴郡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老人居住在东郭的蒿莱地区,他晚年时车轮已经留下深深的痕迹。虽然礼仪之道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流行,但老人并不认…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老人居住在东郭的蒿莱地区,他晚年时车轮已经留下深深的痕迹。虽然礼仪之道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流行,但老人并不认为这是为了他们这一代而延续下来的。当与亲友告别时,他们怀着深深的离别之情,船只飞快地驶向远方。在十月寒冷的天气中,候鸟的哀婉声穿透了寂静的海面。送走了亲友后,他独自喝酒,读取屈平的诗歌,唱起商调九章,享受阳光和温暖的灯节。他感叹两地梅花虽相同,但思念却是不同的挥洒。老人闲暇无聊,翻阅历史记录及书籍,回忆往事时,发现曾经的荣耀早已化为尘埃。他沉浸在记忆里,听到燃烧宫殿的燕子惊愕之声,因为岁月的风雨,房屋已经崩塌。栏杆断裂,楼阁倾斜,芳草扑鼻的小路已经消失。虽然今天世事变迁,但他仍不会忘记月下剑池旁的美景。在名城中,绘画和书法的艺术已经失传,这让他感到痛心。最后,老人写下了一首新诗,将其寄给了远方的亲友。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他并未放弃对东方的向往,柴荆仍然是他常去之地。右军的领袖留下了一些言辞,但由于年事已高,已无法再重逢。老人感慨万千,看着飞行的水鸟,决定归去东方。折叠 -
贺铸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太祖孝惠后族孙。年十七,宦游京师,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熙宁中出监赵州临城县酒税。元丰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阳都作院,历徐州宝丰监钱官,和州管界巡检。崇宁初以宣议郎通判泗州,迁宣德郎,改判太平州。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居苏州、常州。宣和元年(1119)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僧舍,年…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送咸宁陈令完夫移官吴郡原文,送咸宁陈令完夫移官吴郡翻译,送咸宁陈令完夫移官吴郡赏析,送咸宁陈令完夫移官吴郡阅读答案,出自贺铸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5177.html
诗词类别
贺铸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