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

作者:方岳      朝代:宋朝
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原文
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
山人乃尔昧,过眼风烟飘。
鹪鹩一枝足,不知有层霄。
我知古之人,千载俱寥寥。
寒栖访精舍,野绿摇轻{左舟右召}。
一屏直耸耸,万里直荛荛。
至今空堂云,巾屦遗高标。
笛声横者谁,有些不可招。
却后五百年,容我摩青瑶。
尚怜沈乐阳,燕雀空喧嚣。
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拼音解读
guì
pín jiàn wèi jiāo
shān rén nǎi ěr mèi
guò yǎn fēng yān piāo
jiāo liáo zhī
zhī yǒu céng xiāo
zhī zhī rén
qiān zǎi liáo liáo
hán fǎng 访 jīng shě
绿 yáo qīng { { zuǒ zhōu yòu zhào } }
píng zhí sǒng sǒng
wàn zhí ráo ráo
zhì jīn kōng táng yún
jīn gāo biāo
shēng héng zhě shuí
yǒu xiē zhāo
què hòu bǎi nián
róng qīng yáo
shàng lián shěn yáng
yàn què kōng xuān xiā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作者认为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意思是财富和地位都是不稳定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富贵而骄傲自满,也不能因为贫穷而失去信心。他以山人为自喻,表示自己像这样隐居于山林之中,超脱尘世的风烟,对于名利之事并不在意。但他又想到了鹪鹩,它只知道站在一枝树上,却不知道还有更高的天堂。接下来,作者回顾历史,说自己知道古代的人们也都是匆匆过客,千年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最后,作者回到现实世界,访问了一个精舍,看到了野外的景象,感叹大自然的壮美。他描绘了一幅屏风直立,遥望万里草原的图景,并留下了自己的巾屦,即表示自己的离去,也是对未来的祝福。最后,作者听到了笛声,但无法确定这个吹笛者是谁。他希望五百年后他能够摩青瑶(意为遇见知音),仍然感叹燕雀空喧嚣,有所领悟。整个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对自然、历史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作者认为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意思是财富和地位都是不稳定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富贵…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作者认为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意思是财富和地位都是不稳定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富贵而骄傲自满,也不能因为贫穷而失去信心。他以山人为自喻,表示自己像这样隐居于山林之中,超脱尘世的风烟,对于名利之事并不在意。但他又想到了鹪鹩,它只知道站在一枝树上,却不知道还有更高的天堂。接下来,作者回顾历史,说自己知道古代的人们也都是匆匆过客,千年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最后,作者回到现实世界,访问了一个精舍,看到了野外的景象,感叹大自然的壮美。他描绘了一幅屏风直立,遥望万里草原的图景,并留下了自己的巾屦,即表示自己的离去,也是对未来的祝福。最后,作者听到了笛声,但无法确定这个吹笛者是谁。他希望五百年后他能够摩青瑶(意为遇见知音),仍然感叹燕雀空喧嚣,有所领悟。整个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对自然、历史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折叠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歙州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调南康军及滁州教授。嘉熙间,除淮东安抚司幹官。为制置使赵葵所重,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之司幹官。以忤史嵩之,罢居四年,淳祐五年(1245),除太学正兼景献府教授。六年,迁宗学博士。明年,除秘书郎,迁宗正丞兼督视行府参议官,差知南康军、邵武军,又以忤贾似道,罢。宝祐间,程…详情

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原文,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翻译,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赏析,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阅读答案,出自方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89214.html

诗词类别

方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