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二
- 寒食相披拂,方时欲适然。君应寻故约,我亦赴新阡。
但怪沈来雁,那知已逝川。风流有千里,未愧昔人贤。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写寒食节的场景和感慨离别的情绪。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要祭祖、扫墓,并且要穿上素衣,不可燃火做饭,以示哀思。 第一句寒食相披拂,指的是人们穿着素衣,参加祭祀和扫墓活动。方时欲适然则表达了即将离开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两句话则表示希望另一位朋友能够按照之前的约定前来相会,自己也会前往新的地方。 “沈来雁”象征过去的时光,已经逝去无法追回。但是诗人依然认为人生应该像风流一样,有千里之程,才不愧于昔日贤人的风范。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感慨。
- 背诵
-
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寒食节的场景和感慨离别的情绪。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要祭祖、扫墓,并且要穿上素衣,不可燃火做饭,以示哀思。…展开这首诗是描写寒食节的场景和感慨离别的情绪。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要祭祖、扫墓,并且要穿上素衣,不可燃火做饭,以示哀思。 第一句寒食相披拂,指的是人们穿着素衣,参加祭祀和扫墓活动。方时欲适然则表达了即将离开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两句话则表示希望另一位朋友能够按照之前的约定前来相会,自己也会前往新的地方。 “沈来雁”象征过去的时光,已经逝去无法追回。但是诗人依然认为人生应该像风流一样,有千里之程,才不愧于昔日贤人的风范。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感慨。折叠 -
李之仪
李之仪(1048-?)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为万全县令。曾从军西北,出使高丽。元祐中,除枢密院编修官,从苏轼于定州幕府,通判原州。徽宗立,提举河东常平。卒年八十馀。《东都事略》有传,《宋史》附《李之纯传》。著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词作有《姑溪词》,凡九十四首。冯煦谓其词「长调近柳,短调近秦」(《蒿庵论…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二原文,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二翻译,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二赏析,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二阅读答案,出自李之仪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88170.html
诗词类别
李之仪的诗词
- 《西江月》
- 《延之问及当涂近事云君殆能容忍我不及也胡不迁居于此便治馆因口占为谢》
- 《宿采石》
- 《次韵湖阴韦深道五小诗 其二》
- 《题郭熙画扇 其二》
- 《乌牙义禅师退居金陵与予有都城之旧能诗喜说修养年七十馀貌类三四十许人以诗道旧因次韵报之》
- 《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 其六》
- 《千秋岁(休嗟磨折)》
- 《绝句七首 其七》
- 《题兰皋》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