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唐史 李英公

作者:韦骧      朝代:宋朝
咏唐史 李英公原文
威加突厥胜长城,药赐须灰感圣情。垂没训言非不虑,奈何坟土竟遭平。
咏唐史 李英公拼音解读
wēi jiā jué shèng zhǎng chéng
yào huī gǎn shèng qíng
chuí méi xùn yán fēi
nài fén jìng zāo p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述唐朝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其中,“威加突厥”指的是突厥的可汗威力加,他曾经率领军队攻打长城,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药赐须灰”则是指唐玄宗赐给在战争中表现英勇的士兵们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让他们不会感到疲惫和饥渴。 但是,尽管唐朝政府事先已经有所警惕并发布了防御命令,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成功地抵御住突厥军队的进攻。因此,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垂没训言非不虑,奈何坟土竟遭平”表达了作者对于唐朝政府未能有效应对敌军入侵的失望和悲痛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咏唐史 李英公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唐朝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其中,“威加突厥”指的是突厥的可汗威力加,他曾经率领军队攻打长城,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述唐朝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其中,“威加突厥”指的是突厥的可汗威力加,他曾经率领军队攻打长城,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药赐须灰”则是指唐玄宗赐给在战争中表现英勇的士兵们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让他们不会感到疲惫和饥渴。 但是,尽管唐朝政府事先已经有所警惕并发布了防御命令,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成功地抵御住突厥军队的进攻。因此,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垂没训言非不虑,奈何坟土竟遭平”表达了作者对于唐朝政府未能有效应对敌军入侵的失望和悲痛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 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详情

咏唐史 李英公原文,咏唐史 李英公翻译,咏唐史 李英公赏析,咏唐史 李英公阅读答案,出自韦骧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85873.html

诗词类别

韦骧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