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

作者:韦骧      朝代:宋朝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原文
晋王曾此隐,释子住何年。泉石无今古,图经有后先。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拼音解读
jìn wáng céng yǐn
shì zhù nián
quán shí jīn
jīng yǒu hòu x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句诗来自唐代杜牧的《题晋王别业》。它描绘了晋王曾经隐居过的地方,以及释子(佛教僧人)曾经居住过的时间。 第一句“晋王曾此隐”指的是晋王李重茂曾在这里隐居过。第二句“释子住何年”问的是一个佛教僧人曾在这里居住多长时间。 第三句“泉石无今古”描述的是这个地方的泉水和石头没有古今之分,意味着它们的存在与历史无关,永恒不变。 最后一句“图经有后先”则表明这个地方的历史可以通过书籍传承下去,即使晋王和释子已经离开,他们留下的遗迹和故事仍然可以被后人学习和了解。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诗意赏析

这句诗来自唐代杜牧的《题晋王别业》。它描绘了晋王曾经隐居过的地方,以及释子(佛教僧人)曾经居住过的时间。 第一句“晋王…展开
这句诗来自唐代杜牧的《题晋王别业》。它描绘了晋王曾经隐居过的地方,以及释子(佛教僧人)曾经居住过的时间。 第一句“晋王曾此隐”指的是晋王李重茂曾在这里隐居过。第二句“释子住何年”问的是一个佛教僧人曾在这里居住多长时间。 第三句“泉石无今古”描述的是这个地方的泉水和石头没有古今之分,意味着它们的存在与历史无关,永恒不变。 最后一句“图经有后先”则表明这个地方的历史可以通过书籍传承下去,即使晋王和释子已经离开,他们留下的遗迹和故事仍然可以被后人学习和了解。折叠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 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详情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原文,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翻译,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赏析,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阅读答案,出自韦骧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85665.html

诗词类别

韦骧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