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

作者:周必大      朝代:宋朝
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原文
三世儒科独隐沦,功名岂必在吾身。
早看伯氏囊荷旧,晚喜郎君谏草新。
绛县人存疑甲子,论衡书就困庚辛。
遥知会葬车千两,絮酒淋漓卧冢麟。
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拼音解读
sān shì yǐn lún
gōng míng zài shēn
zǎo kàn shì náng jiù
wǎn láng jūn jiàn cǎo xīn
jiàng xiàn rén cún jiǎ
lùn héng shū jiù kùn gēng xīn
yáo zhī huì zàng chē qiān liǎng
jiǔ lín zhǒng l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是: 一个叫做“三世儒科”的人黯然退隐,他觉得自己在功名上已经无望。但是他早年看到了伯氏(一位古代学者)曾经的背囊和荷包,认为他已经有所成就;晚年则看到了一个年轻人郎君,能够勇敢地劝谏君主,使他感到欣慰。 作者提到了一个叫绛县的地方,那里的居民因为纪年出现问题而疑惑不解,而论衡书(一部汉朝的百科全书)的编写也陷入了困境。最后,作者说自己预计将来会有千两重的车子送他去葬礼,这时候人们可以享用美酒佐以香花,来祭奠他的冢墓。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是: 一个叫做“三世儒科”的人黯然退隐,他觉得自己在功名上已经无望。但是他早年看到了伯氏(一位古代学者)曾…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是: 一个叫做“三世儒科”的人黯然退隐,他觉得自己在功名上已经无望。但是他早年看到了伯氏(一位古代学者)曾经的背囊和荷包,认为他已经有所成就;晚年则看到了一个年轻人郎君,能够勇敢地劝谏君主,使他感到欣慰。 作者提到了一个叫绛县的地方,那里的居民因为纪年出现问题而疑惑不解,而论衡书(一部汉朝的百科全书)的编写也陷入了困境。最后,作者说自己预计将来会有千两重的车子送他去葬礼,这时候人们可以享用美酒佐以香花,来祭奠他的冢墓。折叠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周必大(1126~1204) ,中国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先郑州管城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谊。卒谥文忠。…详情

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原文,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翻译,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赏析,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阅读答案,出自周必大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81279.html

诗词类别

周必大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