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
- 环洲玲珑径深窈,巉岩翠壁摩苍颢。幽人结屋倚阴厓,云木烟萝互萦绕。
维舟散屧欲往从,山深树密无行踪。徘徊溪桥自叹息,安得上下如云龙。
古云大隐隐朝市,市朝亦有居巢子。胡然见面不见心,咫尺娟娟隔春水。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幽居山林的隐士。他住在环洲玲珑的小径旁,周围是高耸的巉岩和翠绿的树林,云雾缭绕。他的房子依傍在山阴之下。在这里,云、木、烟、萝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幽静、祥和的景象。 然而,这个隐士也感到孤独和无助。他想乘船离开这个地方,但山深树密,没有道路可走,徘徊在溪桥上只能叹息,如同龙升云降般自在徜徉。 最后,诗人说起了“大隐隐于市”的事情,即有些隐士虽然身处繁华都市之中,却能够真正的隐居自在,不受外界干扰。但有时候两个人虽然近在咫尺,却因为彼此内心的距离而无法相遇,如同诗中那句“咫尺娟娟隔春水”。
- 背诵
-
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幽居山林的隐士。他住在环洲玲珑的小径旁,周围是高耸的巉岩和翠绿的树林,云雾缭绕。他的房子依傍在山阴之下。…展开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幽居山林的隐士。他住在环洲玲珑的小径旁,周围是高耸的巉岩和翠绿的树林,云雾缭绕。他的房子依傍在山阴之下。在这里,云、木、烟、萝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幽静、祥和的景象。 然而,这个隐士也感到孤独和无助。他想乘船离开这个地方,但山深树密,没有道路可走,徘徊在溪桥上只能叹息,如同龙升云降般自在徜徉。 最后,诗人说起了“大隐隐于市”的事情,即有些隐士虽然身处繁华都市之中,却能够真正的隐居自在,不受外界干扰。但有时候两个人虽然近在咫尺,却因为彼此内心的距离而无法相遇,如同诗中那句“咫尺娟娟隔春水”。折叠 -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原文,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翻译,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赏析,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阅读答案,出自俞德邻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77954.html
诗词类别
俞德邻的诗词
-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二》
- 《漂母墓二首 其一》
- 《为孟希圣题孛落鹌鹑画扇》
-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 其三》
- 《题叶劝农对山楼次韵二首 其二》
- 《次韵萧静安元夕书感》
- 《广信道中留别故人二首 其一》
- 《范仲山以涧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其一》
- 《以竹院逢僧为韵集杜工部句赠鹤林老别流禅师四首 其二》
- 《病中三首 其一》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