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左真州还长沙
- 吴儿牵挽醉蓴鲈,今日西归略自如。
别路冷云散驿马,望乡乔木记吾庐。
湘中花月偏怜酒,淮左儿童待拥车。
凡我旧游君更历,橘洲相见讶无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其中,吴儿指的是醉汉,蓴鲈则是一种美食,整句话意思是醉汉手持美食,今天回家路上顺畅自如。 第二句描述的是别离时天气阴冷,云散了驿站里的马也变得安静了,作者望着乡间的高大树木记起自己的住处。 第三句描绘的是在湘江中,花月与酒十分相宜,而淮左的孩童则等待着拥有车子的人来接他们。 最后一句话讲述了作者和友人的旧游经历,当他们再次相见时非常惊讶,因为两人并未通信问候,也就是没有书信往来。橘洲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可以看出作者和友人在那里重逢。
- 背诵
-
送左真州还长沙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其中,吴儿指的是醉汉,蓴鲈则是一种美食,整句话意思是醉汉手持美…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其中,吴儿指的是醉汉,蓴鲈则是一种美食,整句话意思是醉汉手持美食,今天回家路上顺畅自如。 第二句描述的是别离时天气阴冷,云散了驿站里的马也变得安静了,作者望着乡间的高大树木记起自己的住处。 第三句描绘的是在湘江中,花月与酒十分相宜,而淮左的孩童则等待着拥有车子的人来接他们。 最后一句话讲述了作者和友人的旧游经历,当他们再次相见时非常惊讶,因为两人并未通信问候,也就是没有书信往来。橘洲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可以看出作者和友人在那里重逢。折叠 -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时属岭南道爱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岁孤贫。二十岁后,北游淮楚,南历潇湘。淳熙十三年(1186),结识萧德藻于长沙。泛湘江,登衡山,作《一萼红》、《霓裳中序第一》、《湘月》诸词。次年,姜夔随萧德藻同归湖州,卜居苕溪之上,与弁山之白石洞天为邻,后永嘉潘柽就为他取字曰白石道人。…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送左真州还长沙原文,送左真州还长沙翻译,送左真州还长沙赏析,送左真州还长沙阅读答案,出自姜夔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71135.html
诗词类别
姜夔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