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山头亭子

作者:郭祥正      朝代:宋朝
濡须山头亭子原文
孤亭压危峰,绝景入平眺。双崖控巢水,禹力万古耀。
林倾乾象辟,涛淙地轴掉。茅茨数椽屋,噫哉魏武庙。
心殊岐山伯,迹异甘棠召。荒戍传遗灵,血食岂亡诮。
吞吴势虽壮,晋起国旋剽。楼船战士去,沧浪尽鱼钓。
平时欲何为,览古谩长啸。愁烟起孤壑,白鸟聚残照。
谁令五月来,不见万山烧。又复想大雪,下上玉岩峤。
重游莫能期,将归且停趬。诗辞搜亦苦,物状竟难肖。
终篇写亭壁,翻惭画师妙。
濡须山头亭子拼音解读
tíng wēi fēng
jué jǐng píng tiào
shuāng kòng cháo shuǐ
wàn yào 耀
lín qīng qián xiàng
tāo cóng zhóu diào
máo shù chuán
zāi wèi miào
xīn shū shān
gān táng zhào
huāng shù chuán líng
xuè shí wáng qiào
tūn shì suī zhuàng
jìn guó xuán piāo
lóu chuán zhàn shì
cāng làng jìn diào
píng shí wéi
lǎn màn zhǎng xiào
chóu yān
bái niǎo cán zhào
shuí lìng yuè lái
jiàn wàn shān shāo
yòu xiǎng xuě
xià shàng yán qiáo
zhòng yóu néng
jiāng guī qiě tíng qiāo
shī sōu
zhuàng jìng nán xiāo
zhōng piān xiě tíng
fān cán huà shī mià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以孤亭为景,表现出了它独立高耸于危峰之上的壮美景象。同时提到了双崖控巢水,禹力万古耀等景象,彰显出人类的伟大和历史文化的底蕴。 诗人也借此畅想了历史战争和政治斗争,如心殊岐山伯、甘棠召、楼船战士等,反映了国家兴亡和英雄事迹的变幻和沧桑。 在观赏自然风光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诗人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表现出了一种辞别和离愁的情感。最后,他寄语人们要珍爱当下,回望历史,但更应该关注未来,勇往直前。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濡须山头亭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孤亭为景,表现出了它独立高耸于危峰之上的壮美景象。同时提到了双崖控巢水,禹力万古耀等景象,彰显出人类的伟大和历史…展开
这首诗以孤亭为景,表现出了它独立高耸于危峰之上的壮美景象。同时提到了双崖控巢水,禹力万古耀等景象,彰显出人类的伟大和历史文化的底蕴。 诗人也借此畅想了历史战争和政治斗争,如心殊岐山伯、甘棠召、楼船战士等,反映了国家兴亡和英雄事迹的变幻和沧桑。 在观赏自然风光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诗人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表现出了一种辞别和离愁的情感。最后,他寄语人们要珍爱当下,回望历史,但更应该关注未来,勇往直前。折叠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详情

濡须山头亭子原文,濡须山头亭子翻译,濡须山头亭子赏析,濡须山头亭子阅读答案,出自郭祥正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69646.html

诗词类别

郭祥正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