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作者:强至      朝代:宋朝
晚晴原文
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
易盈畎浍流先溢,不尽关河色渐开。
丰兆已从膏泽见,喜情还逐夕阳来。
平明官属趋丞相,乐合公堂送贺杯。
晚晴拼音解读
yún àn qīng tiān léi
hàn huáng zhé wéi zāi
yíng quǎn huì liú xiān
jìn guān jiàn kāi
fēng zhào cóng gāo jiàn
qíng hái zhú yáng lái
píng míng guān shǔ chéng xiàng
gōng táng sòng b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一句“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指的是出现了乌云密布、响雷隆隆、干旱与蝗虫肆虐等自然灾害。 第二句“易盈畎浍流先溢,不尽关河色渐开。”则描绘出池塘溢满水流、关河水位逐渐升高的景象,展示出自然界的喜悦场面。 接下来的两句“丰兆已从膏泽见,喜情还逐夕阳来。”说明收成已经开始,庄稼呈现出丰收的趋势,人们感到欣慰,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最后两句“平明官属趋丞相,乐合公堂送贺杯”描述了官员们前往向执政官员祝贺丰收的盛况。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丰收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期望和感恩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晚晴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一句“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指的是出现了乌云密布、响雷隆隆、干旱…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一句“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指的是出现了乌云密布、响雷隆隆、干旱与蝗虫肆虐等自然灾害。 第二句“易盈畎浍流先溢,不尽关河色渐开。”则描绘出池塘溢满水流、关河水位逐渐升高的景象,展示出自然界的喜悦场面。 接下来的两句“丰兆已从膏泽见,喜情还逐夕阳来。”说明收成已经开始,庄稼呈现出丰收的趋势,人们感到欣慰,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最后两句“平明官属趋丞相,乐合公堂送贺杯”描述了官员们前往向执政官员祝贺丰收的盛况。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丰收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期望和感恩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朝强…详情

晚晴原文,晚晴翻译,晚晴赏析,晚晴阅读答案,出自强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68478.html

诗词类别

强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