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 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
易盈畎浍流先溢,不尽关河色渐开。
丰兆已从膏泽见,喜情还逐夕阳来。
平明官属趋丞相,乐合公堂送贺杯。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一句“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指的是出现了乌云密布、响雷隆隆、干旱与蝗虫肆虐等自然灾害。 第二句“易盈畎浍流先溢,不尽关河色渐开。”则描绘出池塘溢满水流、关河水位逐渐升高的景象,展示出自然界的喜悦场面。 接下来的两句“丰兆已从膏泽见,喜情还逐夕阳来。”说明收成已经开始,庄稼呈现出丰收的趋势,人们感到欣慰,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最后两句“平明官属趋丞相,乐合公堂送贺杯”描述了官员们前往向执政官员祝贺丰收的盛况。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丰收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期望和感恩之情。
- 背诵
-
晚晴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一句“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指的是出现了乌云密布、响雷隆隆、干旱…展开这首诗描述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一句“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指的是出现了乌云密布、响雷隆隆、干旱与蝗虫肆虐等自然灾害。 第二句“易盈畎浍流先溢,不尽关河色渐开。”则描绘出池塘溢满水流、关河水位逐渐升高的景象,展示出自然界的喜悦场面。 接下来的两句“丰兆已从膏泽见,喜情还逐夕阳来。”说明收成已经开始,庄稼呈现出丰收的趋势,人们感到欣慰,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最后两句“平明官属趋丞相,乐合公堂送贺杯”描述了官员们前往向执政官员祝贺丰收的盛况。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丰收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期望和感恩之情。折叠 -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朝强…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晚晴原文,晚晴翻译,晚晴赏析,晚晴阅读答案,出自强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68478.html
诗词类别
强至的诗词
- 《九日有感二首》
- 《依韵和张文通中舍寄韩师元判官》
- 《苦旱二首》
- 《九日上兵部》
- 《书窗》
- 《上高明府孙世则寄书及诗依韵和酬》
- 《会故人集崔侍郎园池》
- 《小疾中元恕相别往长安信笔成篇奉送》
- 《送河北转运燕刑部被命充三司副使》
- 《和通判国博和金华著作陪知府少卿游北山韵》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