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某氏

作者:胡寅      朝代:宋朝
挽某氏原文
慈祥令淑禀於天,宗族闺门共仰贤。
中馈克修惟六二,义方能教亦三迁。
艺萱无复忘忧日,种柏行看合抱年。
旧欲升堂今已矣,大招成些重凄然。
挽某氏拼音解读
xiáng lìng shū bǐng tiān
zōng guī mén gòng yǎng xián
zhōng kuì xiū wéi liù èr
fāng néng jiāo sān qiān
xuān wàng yōu
zhǒng bǎi háng kàn bào nián
jiù shēng táng jīn
zhāo chéng xiē zhòng r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家族对于一位慈祥的女性成员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她的美德和才华令她在天上得到了神灵的赏识,而在人间,她也备受宗族闺门的尊重和崇拜。其中六二指代的是她的某个具体举止或行为,该行为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符合中道之理。她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修养使得她能够教育后人并带领他们发展自身的道德操守。她曾经是一位收容萱草、种下柏树的慈母般的存在,这些都是人们难以忘怀的记忆。尽管她曾经有过进入堂院的愿望,但是如今已经无法实现了,这让人感到非常凄然。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挽某氏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家族对于一位慈祥的女性成员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她的美德和才华令她在天上得到了神灵的赏识,而在人间,她也备…展开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家族对于一位慈祥的女性成员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她的美德和才华令她在天上得到了神灵的赏识,而在人间,她也备受宗族闺门的尊重和崇拜。其中六二指代的是她的某个具体举止或行为,该行为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符合中道之理。她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修养使得她能够教育后人并带领他们发展自身的道德操守。她曾经是一位收容萱草、种下柏树的慈母般的存在,这些都是人们难以忘怀的记忆。尽管她曾经有过进入堂院的愿望,但是如今已经无法实现了,这让人感到非常凄然。折叠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详情

挽某氏原文,挽某氏翻译,挽某氏赏析,挽某氏阅读答案,出自胡寅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66880.html

诗词类别

胡寅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