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浚仲
- 弱冠知君名,王十始逢君。南宫托同宿,十明披清文。
及我备修纂,缺近幽兰芬。兹言归故乡,告别那忍闻。
甡甡中林鹿,犹能念其群。况我同心友,去住从此分。
夜度浙江水,朝看天姥云。春禽正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他的朋友南宫十明的离别之情。诗中描述了王安石与南宫十明初次相遇并成为朋友,后来在同一间客栈住宿时互相交流,一起探讨学问,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然而,时光飞逝,现在双方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必须分别前行。 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分别的不舍,想象了未来的日子中自己和南宫十明各自忙碌,并且用“夜度浙江水,朝看天姥云”来描绘自己将会经历的旅程。最后,诗人写道春天的鸟儿仍然会记得它们的伙伴,即使友情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靠近,但是友情依旧存在于彼此心中,永远不会消失。
- 背诵
-
送吴浚仲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他的朋友南宫十明的离别之情。诗中描述了王安石与南宫十明初次相遇并成为朋友,后来在同一间客栈住宿时…展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他的朋友南宫十明的离别之情。诗中描述了王安石与南宫十明初次相遇并成为朋友,后来在同一间客栈住宿时互相交流,一起探讨学问,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然而,时光飞逝,现在双方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必须分别前行。 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分别的不舍,想象了未来的日子中自己和南宫十明各自忙碌,并且用“夜度浙江水,朝看天姥云”来描绘自己将会经历的旅程。最后,诗人写道春天的鸟儿仍然会记得它们的伙伴,即使友情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靠近,但是友情依旧存在于彼此心中,永远不会消失。折叠 -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朝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送吴浚仲原文,送吴浚仲翻译,送吴浚仲赏析,送吴浚仲阅读答案,出自贝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50898.html
诗词类别
贝琼的诗词
- 《丙午七夕 其二》
- 《白茅歌美华亭丞盛彦忠》
- 《灵鹫十景 其五 连岩栈》
- 《壬子秋七月一日与郭文伯饮入于朱弘道竹所是日大雨拟苏州》
- 《游硖石西山访逵上人坐天开图画所为设酒赋诗》
- 《早春寄黄仲真》
- 《题王立本山水图》
- 《灵鹫十景 其六 饭》
- 《·对雨》
- 《客殳山偶成》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