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枯河
-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阳安乐镇的一次旅行中所见所闻。他看到了两条河堤对峙,宛如城墙,中间有一道像壕沟一样的低坑。然后,他驾车穿过山丘和平原,最后到达一个门口,门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字。这个地方是滨盐和沧州的分界线,不知道那里是否为古代黄河的流域,让人感到疑惑和奇怪。 通过询问老人们,作者得知这里是河北和山东的分界线。河流已经改变了界限,但是从六七十年以来,黄河南下,汇入淮河。这个地区的河道已经发生了很多问题,当时的作家回忆起了历史中关于修建这条河流的故事。 最后,作者谈到这些事情都是如此的奇妙而不可思议,并表示将来他会写一本书来记录这些见闻。
- 背诵
-
过枯河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阳安乐镇的一次旅行中所见所闻。他看到了两条河堤对峙,宛如城墙,中间有一道像壕沟一样的低坑。然后,他驾…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阳安乐镇的一次旅行中所见所闻。他看到了两条河堤对峙,宛如城墙,中间有一道像壕沟一样的低坑。然后,他驾车穿过山丘和平原,最后到达一个门口,门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字。这个地方是滨盐和沧州的分界线,不知道那里是否为古代黄河的流域,让人感到疑惑和奇怪。 通过询问老人们,作者得知这里是河北和山东的分界线。河流已经改变了界限,但是从六七十年以来,黄河南下,汇入淮河。这个地区的河道已经发生了很多问题,当时的作家回忆起了历史中关于修建这条河流的故事。 最后,作者谈到这些事情都是如此的奇妙而不可思议,并表示将来他会写一本书来记录这些见闻。折叠 -
吴澄
吴澄,字幼清,晚字伯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平生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并行于世。吴澄是元朝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当世经学大师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过枯河原文,过枯河翻译,过枯河赏析,过枯河阅读答案,出自吴澄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50090.html
诗词类别
吴澄的诗词
- 《谈经次韵夏编修》
- 《次韵杨司业牡丹》
- 《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
- 《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 《赠金精丁葬师》
- 《题张尹书巢》
- 《题牧牛图》
- 《临江仙 九日,舟泊安庆城下,晚歇临江水驿》
- 《送富州尹刘秉彝如京》
- 《用鲁山段录事和李佥士丁麻姑韵时段奉宪檄赈济》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