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九

作者:袁桷      朝代:元朝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九原文
箭落惊游骑,铃传督运车。土风殊楚越,驿道仿褒斜。
细雨三更枕,清秋八月槎。夜听繁管急,渐习五陵奢。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九拼音解读
jiàn luò jīng yóu
líng chuán yùn chē
fēng shū chǔ yuè
驿 dào fǎng 仿 bāo xié
sān gèng zhěn
qīng qiū yuè chá
tīng fán guǎn
jiàn líng shē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 第一句“箭落惊游骑,铃传督运车”,形象地描绘了路上的场景,箭声和铃声交织在一起,表现了繁忙而快速的行程。接下来的“土风殊楚越,驿道仿褒斜”,则表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差异和地形坡陡。 接着,诗人用“细雨三更枕,清秋八月槎”来形容夜晚的情形,描绘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寂静。最后两句“夜听繁管急,渐习五陵奢”,则表现出作者在长时间的旅行中,渐渐习惯了宫廷文化的氛围和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旅行带来的种种感受和变化。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九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 第一句“箭落惊游骑,铃传督运车”,形象地描绘了路上的场景,箭声和铃声交织在一起…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 第一句“箭落惊游骑,铃传督运车”,形象地描绘了路上的场景,箭声和铃声交织在一起,表现了繁忙而快速的行程。接下来的“土风殊楚越,驿道仿褒斜”,则表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差异和地形坡陡。 接着,诗人用“细雨三更枕,清秋八月槎”来形容夜晚的情形,描绘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寂静。最后两句“夜听繁管急,渐习五陵奢”,则表现出作者在长时间的旅行中,渐渐习惯了宫廷文化的氛围和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旅行带来的种种感受和变化。折叠

作者介绍

袁桷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详情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九原文,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九翻译,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九赏析,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九阅读答案,出自袁桷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47489.html

诗词类别

袁桷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