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二

作者:成鹫      朝代:清朝
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二原文
招隐诛茅愿已违,不堪回首问渔矶。春山有客相随入,秋水无人独自归。
头上高天空默默,眼中良友渐稀稀。前期留在三生石,牢记东樵老衲衣。
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二拼音解读
zhāo yǐn zhū máo yuàn wéi
kān huí shǒu wèn
chūn shān yǒu xiàng suí
qiū shuǐ rén guī
tóu shàng gāo tiān kōng
yǎn zhōng liáng yǒu jiàn
qián liú zài sān shēng shí
láo dōng qiáo lǎ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友情和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招隐诛茅”可能是指诗人曾经有志隐居,但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实现愿望,令他感到遗憾和失落。而“不堪回首问渔矶”,则是诗人在思考生活中的选择和方向时的感叹。 诗人在描述季节时,用春山有客相随入,秋水无人独自归来表达了季节变迁中生活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转移。同时,在头上高天空默默和眼中良友渐稀稀的描写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曾留在三生石(佛教传说中的一个处所),并牢记东樵老衲(一位古代禅师)的衣服,表明了诗人对于信仰和道路的坚定和执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友情和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招隐诛茅”可能是指诗人曾经有志隐居,但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实现愿望…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友情和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招隐诛茅”可能是指诗人曾经有志隐居,但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实现愿望,令他感到遗憾和失落。而“不堪回首问渔矶”,则是诗人在思考生活中的选择和方向时的感叹。 诗人在描述季节时,用春山有客相随入,秋水无人独自归来表达了季节变迁中生活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转移。同时,在头上高天空默默和眼中良友渐稀稀的描写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曾留在三生石(佛教传说中的一个处所),并牢记东樵老衲(一位古代禅师)的衣服,表明了诗人对于信仰和道路的坚定和执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折叠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详情

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二原文,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二翻译,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二赏析,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二阅读答案,出自成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41335.html

诗词类别

成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