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纪游
- 咄咄怪事,山僧忽作下山计。出门咫尺忘西东,迷津觅路逢老翁。
老翁胡卢笑掩口,两脚疾行徐举手。指予海日初出处,便是山僧下山路。
朝从小漫来,暮宿汀溪渚。半榻孤僧迷去住,老树作风山作雨。
暮宿汀溪渚,朝上大夫山。身如游蚁行九盘,十步一息穷跻攀。
陟层峦,登绝顶,七尺閒身万仞影。下方视我如蟭螟,我视下方如坐井。
下高岑,历峻坂,苍松荫天无晓晚。樵径闻歌歌渐远,南山牧客驱牛返。
牧客驱牛牛耳湿,山僧出云云在笠。千家烟火石桥东,青山一路沿溪入。
石桥桥边逢老叟,于我先人称畏友。四十二年重到来,蹉跎少壮成衰丑。
相见惊相识,知我行无力。煖汤濯足安床席,大言小言纷刺刺。
西窗语未终,东窗日已白。梦去是归僧,醒来仍作客。
归僧作客无已时,尘埃失却真须眉。出门岐路还路岐,旧游别作新相知。
君家兄弟多好道,今昔结交非草草。海门风雨僧初到,野寺吟诗见怀抱。
君作主中宾,我作宾中主。同是住山人,知我下山故。
山僧十日不归去,饥杀山中大鼷鼠。乞取市门米,煮用市门水。
担泉负米归乎来,折脚铛边冷烟起。饭熟谁当吃饭人,山中自谙山中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山僧下山的经历。开始他忘记了自己的方向,遇到一位老翁指引他回到山脚下。随后,他在山中旅行,过夜在汀溪渚和大夫山上,攀登峰顶,穿越森林,遇到了很多人和动物。最后,他乞食返回山中,把米煮成饭自己吃掉。 整个诗歌表达了一种禅宗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敬畏。山僧通过漫游山林,攀登峰顶和与其他人接触来寻找灵性体验,同时也将自己与日常生活和城市的喧嚣分离开来。他不需要物质财富,只需要满足乞食和简单的住宿条件。全诗以其丰富的细节描写和深刻的表达方式展示了禅意的生活。
- 背诵
-
下山纪游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山僧下山的经历。开始他忘记了自己的方向,遇到一位老翁指引他回到山脚下。随后,他在山中旅行,过夜在汀溪渚和…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山僧下山的经历。开始他忘记了自己的方向,遇到一位老翁指引他回到山脚下。随后,他在山中旅行,过夜在汀溪渚和大夫山上,攀登峰顶,穿越森林,遇到了很多人和动物。最后,他乞食返回山中,把米煮成饭自己吃掉。 整个诗歌表达了一种禅宗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敬畏。山僧通过漫游山林,攀登峰顶和与其他人接触来寻找灵性体验,同时也将自己与日常生活和城市的喧嚣分离开来。他不需要物质财富,只需要满足乞食和简单的住宿条件。全诗以其丰富的细节描写和深刻的表达方式展示了禅意的生活。折叠 -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下山纪游原文,下山纪游翻译,下山纪游赏析,下山纪游阅读答案,出自成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41021.html
诗词类别
成鹫的诗词
- 《挽陈德山 其一》
- 《病中放言 其八》
- 《题英鸡黎国所画园林图》
- 《砚沙》
- 《隐泉诗院杂咏和马专城韵八首 其二 平山台》
- 《月下闻女道士吹笙》
- 《题画 其二》
- 《宿西乾山白云精舍与则己师夜话》
- 《赠颜雪仙》
- 《答张耀南来韵》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