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变

作者:洪亮吉      朝代:清朝
甘露变原文
用李训,用郑注,赤族祸,兆甘露。君不见,当时宰臣最尸素,莫更追吟牡丹赋。
甘露变拼音解读
yòng xùn
yòng zhèng zhù
chì huò
zhào gān
jūn jiàn
dāng shí zǎi chén zuì shī
gèng zhuī yín d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历史事件,具体来说是唐朝时期的一次政治事件。其中,“用李训”指的是唐玄宗使用了李训的计谋,后来导致了赤族的反叛;“用郑注”则是指郑注曾经为唐玄宗建议过对赤族实行宽容政策,但最终并未被采纳。 “赤族祸”则是指赤族的叛乱问题,而“兆甘露”则是指唐玄宗在处理赤族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 接下来的两句话是在描述当时的政治氛围,宰臣们都很忌惮,不敢公开提及此事,更没有人会去追吟牡丹赋,因为那样可能会引起皇帝的不满。整首诗可以看作是在批评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决策。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甘露变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历史事件,具体来说是唐朝时期的一次政治事件。其中,“用李训”指的是唐玄宗使用了李训的计谋,后来导致了赤…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历史事件,具体来说是唐朝时期的一次政治事件。其中,“用李训”指的是唐玄宗使用了李训的计谋,后来导致了赤族的反叛;“用郑注”则是指郑注曾经为唐玄宗建议过对赤族实行宽容政策,但最终并未被采纳。 “赤族祸”则是指赤族的叛乱问题,而“兆甘露”则是指唐玄宗在处理赤族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 接下来的两句话是在描述当时的政治氛围,宰臣们都很忌惮,不敢公开提及此事,更没有人会去追吟牡丹赋,因为那样可能会引起皇帝的不满。整首诗可以看作是在批评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决策。折叠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朝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详情

甘露变原文,甘露变翻译,甘露变赏析,甘露变阅读答案,出自洪亮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39501.html

诗词类别

洪亮吉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