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

作者:陈恭尹      朝代:清朝
忆昔原文
忆昔十五六,形容一何好。高谈溢四座,宾客惊绝倒。
日月易以迈,春华岂长保。我行如昨日,两度见青草。
天涯劳苦远,异路风霜早。相逢少年子,自顾已枯槁。
何待两鬓白,然后始谓老。
忆昔拼音解读
shí liù
xíng róng hǎo
gāo tán zuò
bīn jīng jué dǎo
yuè mài
chūn huá zhǎng bǎo
háng zuó
liǎng jiàn qīng cǎo
tiān láo yuǎn
fēng shuāng zǎo
xiàng féng shǎo nián
gǎo
dài liǎng bìn bái
rán hòu shǐ wèi lǎ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回忆自己十五六岁时,风华正茂、才貌双全、能言善辩的情景,当时宾客们都非常惊叹。然而,时间飞逝,日月易逝,春华难保,诗人已经离开故乡,在异乡漂泊多年,遭受了很多苦难和风霜。在和一个年轻人相遇之后,他开始感慨自己已经老去,需要等到自己的头发变白之后才能真正称呼自己为“老”了。此诗通过描写诗人从少年到中年的经历,表达了光阴易逝、人生有限的主题。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忆昔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回忆自己十五六岁时,风华正茂、才貌双全、能言善辩的情景,当时宾客们都非常惊叹。然而,时间飞逝,日月易逝,…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回忆自己十五六岁时,风华正茂、才貌双全、能言善辩的情景,当时宾客们都非常惊叹。然而,时间飞逝,日月易逝,春华难保,诗人已经离开故乡,在异乡漂泊多年,遭受了很多苦难和风霜。在和一个年轻人相遇之后,他开始感慨自己已经老去,需要等到自己的头发变白之后才能真正称呼自己为“老”了。此诗通过描写诗人从少年到中年的经历,表达了光阴易逝、人生有限的主题。折叠

作者介绍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ld…详情

忆昔原文,忆昔翻译,忆昔赏析,忆昔阅读答案,出自陈恭尹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39010.html

诗词类别

陈恭尹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