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刘沛然兼送之端州
- 我居天一隅,幸豁千里目。四海有同心,风期每相属。
之子三吴英,轩车来问俗。旅病卧孤舟,宾至不及肃。
贻赠一篇诗,恳款见衷曲。一吟五内宽,再咏双眉蹙。
蹇予生不辰,水深聊自漉。不无危苦词,敢并骚些读。
岂知堕泪猿,更作求声谷。义心知调古,直气识节促。
悠然金石音,出自丝桐腹。为君埽蓬蒿,衔杯泛霜菊。
与君涉牂牁,堆盘进黄独。旧宫禾黍地,当欢或成哭。
君家太湖上,瑶圃皆积玉。联飞声满空,手著书盈屋。
徒惊潘令毛,渐叹荆州肉。迟暮各有怀,古道敢不勖。
传经本儒行,今晨装已俶。岩高星可占,峡暗云仍畜。
善价倘有时,毋为久藏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处一隅天地之间,幸运地拥有千里目的感受。他认为四海的人都有共同的心声,彼此相通。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之子”的人物,他驾车前来探访,并为作者写了一首诗。作者在旅途中患病,孤舟漂泊,但仍然欢迎宾客,赠送自己写的诗篇。他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但还是敢于模仿古人写骚文。 作者也谈到了自己对音乐的喜爱,认为金石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而歌声则是由丝和桐木构成的。最后,作者与之子一起游览太湖,参观各种景观,交流诗文,借此感悟生命的意义。虽然他们都已进入晚年,但仍然保持着对人生的热情和渴望。
- 背诵
-
次答刘沛然兼送之端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处一隅天地之间,幸运地拥有千里目的感受。他认为四海的人都有共同的心声,彼此相通。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之…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处一隅天地之间,幸运地拥有千里目的感受。他认为四海的人都有共同的心声,彼此相通。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之子”的人物,他驾车前来探访,并为作者写了一首诗。作者在旅途中患病,孤舟漂泊,但仍然欢迎宾客,赠送自己写的诗篇。他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但还是敢于模仿古人写骚文。 作者也谈到了自己对音乐的喜爱,认为金石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而歌声则是由丝和桐木构成的。最后,作者与之子一起游览太湖,参观各种景观,交流诗文,借此感悟生命的意义。虽然他们都已进入晚年,但仍然保持着对人生的热情和渴望。折叠 -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ld…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次答刘沛然兼送之端州原文,次答刘沛然兼送之端州翻译,次答刘沛然兼送之端州赏析,次答刘沛然兼送之端州阅读答案,出自陈恭尹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38830.html
诗词类别
陈恭尹的诗词
- 《次答林立人》
- 《月夜紫诠使君寓斋同蓝公漪朱甸安吴山带叠韵三首 其三》
- 《寄吴留村大司马》
- 《送础尘至黄脊沙舟中复题三首 其三》
-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其四》
- 《赠别查韬荒》
- 《上元日邑侯徐戢斋招同佘齐枢进士游允陵梁殿一殿张佘兼五卢闻仲严孚长燕集青云山阁即事赋谢二首 其二》
-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 其十》
- 《古有乘车戴笠之谣其相逢必有歌盖逸之也戴笠者歌曰》
- 《题惠倅俞介石行乐图时摄篆》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