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 宝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将临戎行。
二年孟春果来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师急赴敌,昼夜不息趋战场。
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朝廷又选益经略,三幙贤俊务所长。
或取李悝备边策,或欲五道出朔方。
仲夏科民挟弓矢,季冬括驴齎道粮。
官军未进复犯塞,搴旗杀将何倡狂。
遂令士卒愈沮气,欲使乘障胆不张。
我愿助画迹且远,侧身西望空凄凉。
庶几一言可裨益,临风欲寄鸟翼翔。
所宜畜锐保城壁,转馈先在通行商。
守而勿追彼自困,境上未免小夺攘。
譬如蚊虻噆肤体,实於肌血无大伤。
此言虽小可喻远,幸公采用不我忘。
诚知公虑若悲度,圣上听用同宪皇。
当时岂不历岁月,犹且众镇未陆梁。
况今鹰犬乏雄勇,便拟驰骋徒苍惶。
且缓须时励犀卒,终期拉朽功莫当。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唐朝时期发生在西北边疆的战事。起初,天子命令将领前往西夏平叛,但在第二年春季却遭遇到来犯的敌侵。官军派出了五原偏师赶赴战场,日夜奋战,但由于马瘫人倦、劲敌强悍等原因,最终导致了官军失利。为此,朝廷再次选拔贤才,制定新的边防策略,并加强对商路的保护。 此诗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画作为媒介,向远方传递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国家战争的胜利和稳定做出一点贡献。他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不能盲目追击敌人,而应该固守城墙,稳住军心,同时注重士兵的装备和训练,以期在未来的战争中获得胜利。
- 背诵
-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唐朝时期发生在西北边疆的战事。起初,天子命令将领前往西夏平叛,但在第二年春季却遭遇到来犯的敌侵。官军派出了五…展开这首诗描写了唐朝时期发生在西北边疆的战事。起初,天子命令将领前往西夏平叛,但在第二年春季却遭遇到来犯的敌侵。官军派出了五原偏师赶赴战场,日夜奋战,但由于马瘫人倦、劲敌强悍等原因,最终导致了官军失利。为此,朝廷再次选拔贤才,制定新的边防策略,并加强对商路的保护。 此诗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画作为媒介,向远方传递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国家战争的胜利和稳定做出一点贡献。他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不能盲目追击敌人,而应该固守城墙,稳住军心,同时注重士兵的装备和训练,以期在未来的战争中获得胜利。折叠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原文,寄永兴招诗夏太尉翻译,寄永兴招诗夏太尉赏析,寄永兴招诗夏太尉阅读答案,出自梅尧臣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22530.html
诗词类别
梅尧臣的诗词
- 《送周谏议知襄阳》
- 《近有谢师厚寄襄阳柑子乃吴人所谓绿橘耳今王德言遗姑苏者十枚此真物也因以诗答》
- 《寓言》
- 《依韵和普上人古琴见赠》
-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四孤汀苹》
- 《失鹧鸪》
-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萱草》
- 《杂兴 其一》
-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犹能忆记俄而仆夫自洛来云永叔诸君陪希深祠岳因足成短韵》
- 《次韵任屯田感子飞内翰旧诗》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