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瓦砚
-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
於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
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 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本身,而在于它们的用途。作者通过比较砖、瓦等常见的建筑材料和笔墨,表明了即使是最普通、最廉价的物品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用途。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表面的价值来评价事物,而应该考虑它们的实际用途。 此外,诗中还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就像使用一件物品一样,选择合适的人才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人才并不仅仅取决于外表。只有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他们的潜力。 总之,这首诗强调了真正重要的东西经常被忽视,同时还提醒我们不能轻易地判断事物的价值。
- 背诵
-
古瓦砚诗意赏析
这首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 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本身,而在于它们的用途。作者通过比较砖、瓦等常见的建筑材料和笔墨,表明了即…展开这首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 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本身,而在于它们的用途。作者通过比较砖、瓦等常见的建筑材料和笔墨,表明了即使是最普通、最廉价的物品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用途。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表面的价值来评价事物,而应该考虑它们的实际用途。 此外,诗中还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就像使用一件物品一样,选择合适的人才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人才并不仅仅取决于外表。只有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他们的潜力。 总之,这首诗强调了真正重要的东西经常被忽视,同时还提醒我们不能轻易地判断事物的价值。折叠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修幼年丧父,家贫力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在西京三年,与钱惟演、梅尧臣、苏舜钦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宣德郎。三年,以直言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庆历中,以右正言知制诰,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古瓦砚原文,古瓦砚翻译,古瓦砚赏析,古瓦砚阅读答案,出自欧阳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20250.html
诗词类别
欧阳修的诗词
- 《刘丞相挽词二首 其一》
- 《夜意》
-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宿广化寺》
- 《续作永昭陵挽词五首》
- 《和刘原父澄心纸》
-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 《醉蓬莱》
-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 《玉楼春》
- 《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恋著之趣作诗一百四十言为寄且警激之》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