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台

作者:钱闻诗      朝代:宋朝
文殊台原文
五台山里现文殊,人指此台名似虚。
正马东峰有狮子,恐曾高跨入匡庐。
文殊台拼音解读
tái shān xiàn wén shū
rén zhǐ tái míng
zhèng dōng fēng yǒu shī
kǒng céng gāo kuà ku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五台山的景色和传说。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文殊菩萨常在此地现身。 首先,诗人描述了文殊菩萨的出现:“五台山里现文殊”,表达了佛教信仰和对这座名山的尊崇。 其次,“人指此台名似虚”句中,虚指的是空灵、超脱凡尘的意境。这里通过“人指”的方式,把本来就有些超脱的五台山进一步提升为“虚”的存在,加强了它的神秘感和尊贵感。 最后,诗人提到了五台山东峰上的狮子,表示这里曾经有高跨入匡庐的神话传说。整首诗以文殊菩萨和五台山为主题,融合了佛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文殊台注释

【五台山】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五峰耸峙,峰顶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主峰北台,海拔3,058米。山无炎暑,又名清凉山。汉永平年间,始建寺庙,历代增修,蔚为大观,遂有文殊道场之称。简称“五臺”。元萨都剌《送闻师之五台》诗:“丹阳纔洗鉢,又入五臺游。”…展开
【五台山】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五峰耸峙,峰顶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主峰北台,海拔3,058米。山无炎暑,又名清凉山。汉永平年间,始建寺庙,历代增修,蔚为大观,遂有文殊道场之称。简称“五臺”。元萨都剌《送闻师之五台》诗:“丹阳纔洗鉢,又入五臺游。”折叠

文殊台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台山的景色和传说。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文殊菩萨常在此地现身。 首先,诗人描述了文殊菩萨的出现:…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五台山的景色和传说。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文殊菩萨常在此地现身。 首先,诗人描述了文殊菩萨的出现:“五台山里现文殊”,表达了佛教信仰和对这座名山的尊崇。 其次,“人指此台名似虚”句中,虚指的是空灵、超脱凡尘的意境。这里通过“人指”的方式,把本来就有些超脱的五台山进一步提升为“虚”的存在,加强了它的神秘感和尊贵感。 最后,诗人提到了五台山东峰上的狮子,表示这里曾经有高跨入匡庐的神话传说。整首诗以文殊菩萨和五台山为主题,融合了佛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折叠

作者介绍

文殊台原文,文殊台翻译,文殊台赏析,文殊台阅读答案,出自钱闻诗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19346.html

诗词类别

钱闻诗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