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

作者:强至      朝代:宋朝
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原文
把诏心先剑外飞,一身与国系安危。
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
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
少陵漫为知音喜,行到花溪已恐迟。
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拼音解读
zhào xīn xiān jiàn wài fēi
shēn guó ān wēi
guān luò jīn yìn
jǐn shuǐ chūn fēng zhuǎn xiù
jiàn běn cháo guī bǐng zhóu
duō yóu quán shǔ chū fèn huī
shǎo líng màn wéi zhī yīn
háng dào huā kǒng ch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杜甫。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安危的担忧,以及他自己作为一名官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第一句“把诏心先剑外飞,一身与国系安危”,意思是说诗人能够把自己的抱负和忠诚之心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尽自己的全力来保障国家的安危。 第二句“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指的是诗人离开朝廷,告别了自己的官职和权利,不再追求名利,而是投身到更为重要的事业中,如守卫边疆、捍卫国家等。 第三句“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表达了诗人对历代治国经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同时也强调了蜀地人才辈出,具有优秀的治理才能。 最后两句“少陵漫为知音喜,行到花溪已恐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热爱,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为国家奉献的道路上不愿浪费时间,急于行动。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杜甫。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安危的担忧,以及他自己作为一名官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展开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杜甫。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安危的担忧,以及他自己作为一名官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第一句“把诏心先剑外飞,一身与国系安危”,意思是说诗人能够把自己的抱负和忠诚之心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尽自己的全力来保障国家的安危。 第二句“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指的是诗人离开朝廷,告别了自己的官职和权利,不再追求名利,而是投身到更为重要的事业中,如守卫边疆、捍卫国家等。 第三句“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表达了诗人对历代治国经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同时也强调了蜀地人才辈出,具有优秀的治理才能。 最后两句“少陵漫为知音喜,行到花溪已恐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热爱,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为国家奉献的道路上不愿浪费时间,急于行动。折叠

作者介绍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朝强…详情

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原文,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翻译,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赏析,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阅读答案,出自强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18769.html

诗词类别

强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