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明复道
作者:石介 朝代:宋朝
- 四五十年来,斯文何屯蹇。
雅正遂彫缺,浮薄竞相扇。
在上无宗上,淫哇千万变。
后生益纂组,少年事彫篆。
仁义仅消亡,圣经亦难散。
其徒日已多,天下过大半。
路塞不可辟,甚于杨墨患。
辞之使廓如,才比孟子浅。
患不恐不救,有时泪如霰。
大贤为时生,去圣犹未远。
昔日到汶上,熙道始相见。
知道在熙道,一见不敢慢。
尊之如韩孟,与道作藩翰。
今春来南都,明复去京辇。
未识心相通,所怀恨未展。
明复无羁缚,我有守宫限。
南走三百里,访我残不倦。
剧谈露胸臆,胸臆无畔岸。
高文见事业,事业盈编简。
一一皇霸略,纵横小管晏。
磊磊王相才,上下包周汉。
二贤信命世,实为有道见。
天使扶斯文,淳风应可逭。
我缀二贤末,材驽媿款段。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社会浮躁以及自身处境的感慨和思考。四五十年过去了,文雅之人屯蹇不前,而浮躁之徒却风头正劲。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真正有宗旨追求的人,相反,淫荡之气泛滥成灾。虽然新生代日益涌现,但仁义却越来越稀缺,连神圣的经典都难以挽救社会的颓势。路途阻碍重重,如同古代学者杨墨一样难以突破。即使言辞精妙,才华卓越,也无法摆脱心中的苦闷,有时甚至泪如雨下。然而,时代需要大贤者出现,他们即便离开了我们,其影响依然存在。当初在汶上相识,彼此尊敬,一见如故。对于道义,他们毫不含糊,就像韩非子和孟子一样。如今,他们各自行走天涯,没有相互交流,内心的怨恨也没能说出口。因为身份地位的限制,他们无法自由地相聚,只能通过信函联系。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心有灵犀,都以为对方是道德修养高深的人,能够被天使扶持,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家。虽然作者自认水平不如那两位前辈,但仍然怀着敬佩之情,为二贤留下了这篇诗篇。
- 背诵
-
寄明复道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社会浮躁以及自身处境的感慨和思考。四五十年过去了,文雅之人屯蹇不前,而浮躁之徒却风头正劲。…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社会浮躁以及自身处境的感慨和思考。四五十年过去了,文雅之人屯蹇不前,而浮躁之徒却风头正劲。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真正有宗旨追求的人,相反,淫荡之气泛滥成灾。虽然新生代日益涌现,但仁义却越来越稀缺,连神圣的经典都难以挽救社会的颓势。路途阻碍重重,如同古代学者杨墨一样难以突破。即使言辞精妙,才华卓越,也无法摆脱心中的苦闷,有时甚至泪如雨下。然而,时代需要大贤者出现,他们即便离开了我们,其影响依然存在。当初在汶上相识,彼此尊敬,一见如故。对于道义,他们毫不含糊,就像韩非子和孟子一样。如今,他们各自行走天涯,没有相互交流,内心的怨恨也没能说出口。因为身份地位的限制,他们无法自由地相聚,只能通过信函联系。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心有灵犀,都以为对方是道德修养高深的人,能够被天使扶持,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家。虽然作者自认水平不如那两位前辈,但仍然怀着敬佩之情,为二贤留下了这篇诗篇。折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寄明复道原文,寄明复道翻译,寄明复道赏析,寄明复道阅读答案,出自石介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14353.html
诗词类别
石介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