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张子贱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朝
呈张子贱原文
近时洛社名真率,箪食壶浆取次游。
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
呈张子贱拼音解读
jìn shí luò shè míng zhēn
dān shí jiāng yóu
shì wèn 西 lái lǎo cháo sàn
néng tóng zhì biàn 便 xiàng sh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赠从叔薛润议》。 其中,“洛社名真率”指的是洛阳的文学社交团体“洛阳社”,白居易称其为“名真率”,表示这个团体里的成员才华出众、声名远播。 “箪食壶浆取次游”则是说白居易和其他社员一起聚会,带着简单的饮食(箪食)和美酒(壶浆)去游玩。 接下来的两句:“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则表示如果有类似于薛润议这样的老朝散(指旅居外地的官员),也许他们会被这个团体的同志所接纳,并一起享受文学和生活。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呈张子贱注释

【箪食壶浆】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簞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后用为犒师拥军的典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亦省作亦省作“簞壶”。林景行《听永见视新篇次韵却答》:“我吟匪簞壶,何以迎王师。”2.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高子执簞食与四脡脯,国子执壶浆,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后用为饷馈食饮的典故。《孔子家语·致思》:“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匱饿者,是以簞食壶浆而与之。”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簞食壶浆,不堪管待,聊表芹意。”…展开
【箪食壶浆】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簞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后用为犒师拥军的典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亦省作亦省作“簞壶”。林景行《听永见视新篇次韵却答》:“我吟匪簞壶,何以迎王师。”2.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高子执簞食与四脡脯,国子执壶浆,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后用为饷馈食饮的典故。《孔子家语·致思》:“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匱饿者,是以簞食壶浆而与之。”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簞食壶浆,不堪管待,聊表芹意。”折叠

呈张子贱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赠从叔薛润议》。 其中,“洛社名真率”指的是洛阳的文学社交团体“洛阳社”,白居易称其为“…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赠从叔薛润议》。 其中,“洛社名真率”指的是洛阳的文学社交团体“洛阳社”,白居易称其为“名真率”,表示这个团体里的成员才华出众、声名远播。 “箪食壶浆取次游”则是说白居易和其他社员一起聚会,带着简单的饮食(箪食)和美酒(壶浆)去游玩。 接下来的两句:“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则表示如果有类似于薛润议这样的老朝散(指旅居外地的官员),也许他们会被这个团体的同志所接纳,并一起享受文学和生活。折叠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元年(1038)进士,签判武成军,累迁大理寺丞、起居舍人。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之中知谏院。神宗初,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反对与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判西京御史台。后闲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哲宗立,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在相位八月而卒,年六十八,赠…详情

呈张子贱原文,呈张子贱翻译,呈张子贱赏析,呈张子贱阅读答案,出自司马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00395.html

诗词类别

司马光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