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原文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
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
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诵诗相换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遣余。
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拼音解读
chén shēng jiù zhēn bīng
zhèng shǐ fēng liú tuí
rén gāo jiē chēng jiā
lǐn lǐn hán sōng yìng xiū zhú
míng wéi shàn xīn
shí sān nián chén
wéi jiā shì shòu 寿
shí cháo tíng shēng rén
wàng xùn guó nǎi
sān shì céng zhī yùn
yōng qiáng chuí
shì lái jiē mèng ěr
sòng shī xiàng huàn zhēn
bēi qiān duō qiǎn
nián tài shǐ jiā chuán
zhī yǒu bān zhāo hàn sh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苏轼和他的甥舅陈师道的诗篇。首先,诗人称赞苏轼和陈师道是真正的“冰玉”,指他们品德高尚,不受俗世的腐化影响。其次,诗人称赞夫人高贵端庄,家境优越,以及他们家中的寒松翠竹环绕,景色宜人。再者,诗人赞扬苏轼和陈师道的品质和行为,他们日复一日地不断改善自己,力求成为更好的人。此外,诗人也提到了苏轼和陈师道在政治上的成就,表达了对他们忘我奉献的敬佩之情。 最后,诗人思考人生和时光的流逝,认为人生短暂,一切皆为梦幻。他与苏轼和陈师道相互诵诗,并表示希望珍惜时间,留下千字墓碑,以便后人纪念。诗人也预言,苏轼和陈师道的家传将被太史所记录,他们的事迹将被广泛传颂。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苏轼和他的甥舅陈师道的诗篇。首先,诗人称赞苏轼和陈师道是真正的“冰玉”,指他们品德高尚,不受俗世的腐化影…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苏轼和他的甥舅陈师道的诗篇。首先,诗人称赞苏轼和陈师道是真正的“冰玉”,指他们品德高尚,不受俗世的腐化影响。其次,诗人称赞夫人高贵端庄,家境优越,以及他们家中的寒松翠竹环绕,景色宜人。再者,诗人赞扬苏轼和陈师道的品质和行为,他们日复一日地不断改善自己,力求成为更好的人。此外,诗人也提到了苏轼和陈师道在政治上的成就,表达了对他们忘我奉献的敬佩之情。 最后,诗人思考人生和时光的流逝,认为人生短暂,一切皆为梦幻。他与苏轼和陈师道相互诵诗,并表示希望珍惜时间,留下千字墓碑,以便后人纪念。诗人也预言,苏轼和陈师道的家传将被太史所记录,他们的事迹将被广泛传颂。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原文,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翻译,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赏析,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6350.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