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
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
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诵诗相换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遣余。
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苏轼和他的甥舅陈师道的诗篇。首先,诗人称赞苏轼和陈师道是真正的“冰玉”,指他们品德高尚,不受俗世的腐化影响。其次,诗人称赞夫人高贵端庄,家境优越,以及他们家中的寒松翠竹环绕,景色宜人。再者,诗人赞扬苏轼和陈师道的品质和行为,他们日复一日地不断改善自己,力求成为更好的人。此外,诗人也提到了苏轼和陈师道在政治上的成就,表达了对他们忘我奉献的敬佩之情。 最后,诗人思考人生和时光的流逝,认为人生短暂,一切皆为梦幻。他与苏轼和陈师道相互诵诗,并表示希望珍惜时间,留下千字墓碑,以便后人纪念。诗人也预言,苏轼和陈师道的家传将被太史所记录,他们的事迹将被广泛传颂。
- 背诵
-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苏轼和他的甥舅陈师道的诗篇。首先,诗人称赞苏轼和陈师道是真正的“冰玉”,指他们品德高尚,不受俗世的腐化影…展开这首诗是一首颂扬苏轼和他的甥舅陈师道的诗篇。首先,诗人称赞苏轼和陈师道是真正的“冰玉”,指他们品德高尚,不受俗世的腐化影响。其次,诗人称赞夫人高贵端庄,家境优越,以及他们家中的寒松翠竹环绕,景色宜人。再者,诗人赞扬苏轼和陈师道的品质和行为,他们日复一日地不断改善自己,力求成为更好的人。此外,诗人也提到了苏轼和陈师道在政治上的成就,表达了对他们忘我奉献的敬佩之情。 最后,诗人思考人生和时光的流逝,认为人生短暂,一切皆为梦幻。他与苏轼和陈师道相互诵诗,并表示希望珍惜时间,留下千字墓碑,以便后人纪念。诗人也预言,苏轼和陈师道的家传将被太史所记录,他们的事迹将被广泛传颂。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原文,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翻译,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赏析,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6350.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
- 《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尔咨嗟。留题石经院三首》
- 《石钟山记》
- 《和陶停云四首》
- 《江月五首》
- 《四明狂客》
- 《吕与叔学士挽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