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入寺原文
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魔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入寺拼音解读
zhàng mén
zhàng shì zūn
shì táng xiān
zhé lái hǎi nán cūn
duō shēng xiǔ 宿 jìn
zhōng cún
dàn suí lǎo
shí sāng tūn
guāng yuán zhū
zhào yào 耀 pén
lái cóng yìn
shāo jiào máng bēn
xián kàn shù zhuǎn
zuò dào zhōng míng hūn
liǎn shōu píng shēng xīn
gěng gěng liáo wē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进入寺庙,沉静地凝视着佛像。作者自称是“玉堂仙”,已被流放到海南村。他写道自己的前世业障已经消散,他的生命和灵魂都在黑夜中存在。早晨他会跟随老乌鸦升起,并食用桑树果实以维持生命。他认为自己拥有一颗明亮的摩尼宝珠,能照耀着周围的环境。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与佛印相连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安抚烦忧。最后他坐在那里,闭目冥思,收集并温暖着自己的内心。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清静、从容、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入寺注释

【玉堂仙】翰林学士的雅号。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明何景明《赤壁图》诗:“黄州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清查慎行《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花县宰,旧是玉堂仙。”参见“玉堂”。漢【摩尼珠】宝珠。晋法显《佛国记》:“﹝师子国﹞多出珍寳珠璣,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宋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元顾瑛《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又若摩尼珠,跃出驪龙湫。”漢…展开
【玉堂仙】翰林学士的雅号。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明何景明《赤壁图》诗:“黄州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清查慎行《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花县宰,旧是玉堂仙。”参见“玉堂”。漢【摩尼珠】宝珠。晋法显《佛国记》:“﹝师子国﹞多出珍寳珠璣,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宋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元顾瑛《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又若摩尼珠,跃出驪龙湫。”漢折叠

入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进入寺庙,沉静地凝视着佛像。作者自称是“玉堂仙”,已被流放到海南村。他写道自己的前世业障已经消散,他的…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进入寺庙,沉静地凝视着佛像。作者自称是“玉堂仙”,已被流放到海南村。他写道自己的前世业障已经消散,他的生命和灵魂都在黑夜中存在。早晨他会跟随老乌鸦升起,并食用桑树果实以维持生命。他认为自己拥有一颗明亮的摩尼宝珠,能照耀着周围的环境。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与佛印相连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安抚烦忧。最后他坐在那里,闭目冥思,收集并温暖着自己的内心。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清静、从容、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入寺原文,入寺翻译,入寺赏析,入寺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6031.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